正文

第6节:中原乱(6)

北宋王朝衰亡史鉴:中原乱 作者:丁牧


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后,李纲逐渐理出了一条思路,产生了劝谏赵佶禅位的构想。

这个构想最初闪现出来时,李纲自己也吓了一跳。我如何能作此大逆不道罪可诛族之想?但当他继续考虑开去,却越想越觉得,无论从对内凝聚民心的角度,还是从对外破除金军进兵借口的角度,这个措施都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如其不然,便有一系列的问题卡在那里无法解决。由是,他渐渐坚定了劝谏赵佶禅位之念。

李纲心情一冲动,就要提笔写奏章。但当他研好墨铺开纸后,又犹豫起来。请求皇帝禅位,这事毕竟太大,此举妥当与否,最好还是先找个人商议一下。找谁商议呢?他在官场中的交际圈子不大,能谈得来的朋友屈指可数。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友人中,给事中吴敏算是与其关系较近的一个,平日里两个人的政见也较为相投。于是在这天夜里,李纲便悄悄地造访了吴宅。

吴敏一看李纲那神情,便知这位老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即将其请进书房,屏退佣人,开门见山地问道,伯纪兄是为时局而来罢?李纲肃然点头道正是。然后也不多绕圈子,就坦率地将其所思和盘托出。

果然不出所料,吴敏也认为,目下赵佶已民心尽失,不再具有四方威服的号召力,指望以其之天威唤起国民的抗金斗志是不可能的。而且在金人的战书伐表中,赵佶失德也是一条很重要的进兵理由。因此就目前形势而言,赵佶禅位已是势在必行。吴敏告诉李纲,其实在前几日的一次单独奏对中,他已经以解梦的方式,向皇上暗示了这一点。

“噢?那么皇上的意思呢?”李纲关注地问。

“皇上倒也不无此意。皇上明白,局势发展到这一步,这个朝廷他再勉强支撑下去也难。昨日皇上诏命太子出任开封牧,并赐予太子排方玉带,就表明皇上已有这个意思。但是——”吴敏呷了一口茶,用手指轻弹了两下桌面,“皇上能不能真正下这个决心,还不好说。皇位可不像一个什么寻常物件,说送人就送人了。欲使皇上快刀斩乱麻,恐怕是还得有大臣促上一促。”

“有大臣提出此议么?”

“你看那些人当中,谁有这个胆子?此言一出,皇上接受便罢。若是不接受,那可就轻则丢官,重则连脑袋都保不住了。我也是只能暗示一下,点到为止。再深一点的话,也是不便讲的。”

“都如此明哲保身,国将危矣。”李纲不由地拍了一下桌子。看到吴敏露出一丝尴尬神情,他忙补了一句,“哦,吴大人能暗示于皇上,已实属不易了。那么——进一步的话,由我来说如何?”

吴敏迟疑地看看李纲:“此事后果难料,伯纪兄可要慎思。”

这时李纲的心情,已被一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之感鼓荡起来,他稍稍一顿,毅然说道:“大臣们若敢开口,还没有我李纲发言的份。他们如此畏缩,倒给了我一个说话的机会。我李纲有话此时不说,更待何时?只求吴大人为我帮个忙。”

“请讲,只要是我吴敏做得到。”

“此等奏折不便交有司转呈。但以我太常寺少卿职位,没有面呈皇上的机会。吴大人可否向皇上举荐一下,请皇上召李纲单独奏对?”

“伯纪兄可要想好,若是皇上允了面对,你再想打退堂鼓都打不成了。”

“我想好了。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是福是祸听天由命。”

吴敏看着李纲决然的神色,略作沉吟,点头应下:“好罢,伯纪兄既有报国之心,吴某自当鼎力成全,引荐之事包在我身上。”这吴敏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及中书舍人等职,官阶曾几度沉浮,现在他所担任的给事中这个职务,论品阶虽只是个正五品,其职能却是皇帝的政事顾问,能够随时与皇上说上话,并且这一阵赵佶又对他比较信任。所以,他答应将李纲引荐给赵佶,在心里是有把握的。

吴敏的想法与李纲不谋而合,而且敢于将其意暗示与皇上,说明了认为非如此不能扭转政局者非止一人。这给予了李纲很大的精神支持,也增加了李纲向皇上劝禅的勇气。赵佶自元符三年登基,二十五年来把煌煌大宋治理成了这样一个不可收拾的烂摊子,将其请下龙椅,实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种顺应天意民心的事情,两府的宰执们居然没人去做,那就休怪我李伯纪当仁不让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