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节:中原乱(21)

北宋王朝衰亡史鉴:中原乱 作者:丁牧


何灌犹豫了一下,痛苦地垂下剑锋,老泪纵横满面。片刻,他回头对何蓟等人厉声吼道:“你们都围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把黄河大桥给我烧掉!”

烧掉黄河大桥,是何灌当时惟一能做的一件事了。可是烧桥对延滞金军进击的作用几近于无。金军来至岸边,迅速搭桥筹船,于此后的五日内,全部渡过了黄河天堑。

宗望渡河之后,横刀立马前后环顾,感到极为遗憾极不过瘾。将士们的宝刀上滴血未沾便过了河,还不如举行一次军事演习或者来上一次围猎痛快,这算打的什么鸟仗?

3

汴京城里的正月初一之夜,历来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往昔的这一天,竟日里是烟花腾飞爆竹连声,大街上往来拜年的人流络绎不绝至夜不息。一直要延绵半个月之久的元宵灯会,亦是从此夜便要拉开序幕。早已搭置就绪的宣德楼前的灯山彩棚,天一擦黑就要万盏齐辉,把大半个汴京城映照得如同白昼。御街廊下将彻夜流光溢彩乐声悠扬,百戏竞舞万头攒动。其锦绣斑斓金碧辉煌之盛况,直教人恍若进入太虚幻境一般。

然而靖康元年的这个大年初一之夜,全然没有了这种君欣民乐普天同庆的欢腾景象。没有鳌山彩棚,没有凤烛龙灯,没有鼎沸笑语,没有祥和笙歌,甚至于在大街上连行人都很难见到。这时虽然黄河失守的噩耗尚未传到,但从其他方面纷至沓来的败报,已经足以使汴京城里的人们一日数惊。这一天朝廷例行的元旦大朝会举行得十分潦草,民间的拜年活动亦是异常冷清,许多人家甚至连贴门神挂兔头等祈福禳灾之事也一概免了。入夜之后更是家家户门紧闭,谁也没心思去探亲访友。所以这个大年初一的汴京,自打酉时一过,就变得一片死寂,在令人窒息的黑暗笼罩下,凄惶得犹如阴曹地府。

就在这个夜晚,一乘小轿穿过寂静的街巷,悄然停在了太宰白时中的府第门口。轿厢落地,从里面走出一个身形干瘦的中年男人。这人是中书侍郎张邦昌。

张邦昌字子能,乃永静军东光人,举进士,曾知光、汝、洪州,政和末年任礼部侍郎,宣和元年除尚书右丞,转左丞,嗣后又迁任中书侍郎。此人擅权谋,工心计,凡事必先思得失而后举。所以自进入官场以来,除初期因有小失一度被贬提举崇福宫,后来的仕途基本上是一帆风顺。

风云突变国势濒危以来,张邦昌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做官做到了这个份上,国朝的兴衰对其前程大有影响。他已进入执政行列多年,对朝廷实力的底细,了解得要比李纲深入得多。根据他的判断,在新兴金国的倾巢进击面前,宋朝是难于招架的。两河地区的所有抵抗皆无大用,最终金军一定会打到汴京城下。到了那时,任何不测都可能发生。那么现在我张子能应当何去何从呢?

对此,张邦昌已举棋不定地犹豫了很长时间。

在此期间,汴京城里的一些百姓已经开始外逃。一些官员也在编造各种理由告假遁往他乡。甚至于有的官吏干脆就私自挂印弃官,带着眷属举家南迁了。张邦昌不想那么做。他趋炎附势巴结半生,爬到这二品大员的位置上相当不易,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轻易放弃这顶曾给他带来过莫大利益的乌纱。况且像他这一级的官员,那职差也不是说辞职就能辞得下来的。可是如果不走,一旦汴京失陷,恐难免杀身之祸。这便如何是好?

就在张邦昌反复考虑踌躇不决的当口,他的妻妾们沉不住气了,一再催促他早拿主意,实际上就是催促他赶快带着家眷逃跑。尤其是今天下午,从宫里传出了太上皇赵佶也要南下避敌的消息,众妻妾更似被大火燎了阴毛,上窜下跳地一齐围将过去,嚷嚷着让他快点当机立断。连太上皇都要跑了,你还在这里拖泥带水地犹豫什么?难道非等着金人破了城把我们全家杀光了才甘心么?

张邦昌这时也着了急,就当场拍板让家眷们先带着细软撤出汴京。然而这个决定已是做得太晚。府里还没把行李打点好,赵桓便已下令全城戒严,无论何人未经特许一律不准再出入汴京。这一下想走也走不成了。妻妾们顿觉天昏地暗绝望无比,一个个如丧考妣大放悲声。让外人听了,就好像这张府要在大年初一出殡发丧似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