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节:中原乱(93)

北宋王朝衰亡史鉴:中原乱 作者:丁牧


人群还在继续向前涌动,胜捷军的弓弦已经拉满,眼看一场血案在所难免。

忽听有人急叫一声:“童太尉且慢!”

童贯回头一看,不得不将已经顶到唇边的“放箭”二字咽了回去。他再骄横跋扈,这个人的话还是不敢不听的。这个人是郑太后。

有赵佶在这里,郑太后原是不想出面的,但她见赵佶一直犹豫不语,而童贯却当真要大开杀戒了,不由得她不越过赵佶站了出来。她倒不是担心一旦动武童贯控制不了局面,她相信,凭着童贯高俅带来的这两支兵马,强行将聚集江边的请愿民众镇压下去,肯定是不成问题。问题在于那样一来,所造成的影响将极其恶劣。

赵佶于国难当头之际,置京城安危于不顾,径自南下逃跑,已是非常不光彩的事,倘于途中再酿血案,必会搞得天怒人怨,甚至下场堪忧。即使不想将来只看眼前,逃难途中的护卫措施十分疏松,若与百姓结下死仇,那江湖刺客的报复手段,可是防不胜防。

虑及种种严重后果,郑太后才不敢再沉默,急切地出面喝住了意欲蛮干的童贯。然后,她回身低声对赵佶道,皇上人在旅途居无定所,结怨民间此身何安?一语点醒梦中人,赵佶忙命童贯将人马撤下。

民众见官军不再以武力相胁,情绪稍缓,然仍无退意。

赵佶便问郑太后,对这些愚民强驱之不可,婉劝之不退,如之奈何?凭什么他们不让我过江,我就不能过江?我堂堂的太上皇难道连这一点自由都没有么?郑太后考虑了一下说,看来若不适当地作些妥协,大家都难得脱身。以妾身之意,且先如此如此,上皇意下如何?

赵佶听了郑太后的主意,略为沉吟,觉得是个权宜之计,不禁对她生出一股感激和敬意。于是他唤来扬州知州与通判,让他们再去向民众进行劝说。

知州和通判领命,马上分头去宣告太上皇的旨意。他们告诉百姓,太上皇南幸乃朝廷的重要政务安排,行程既定不可擅改。然扬州百姓挽留意切感人肺腑,上皇不忍拂民热望,因之特留郑太后及眷属于此,并留殿前都指挥使高俅所率兵马驻守扬州,与当地军民携手备战共御金虏。希望百姓们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勿误太上皇南巡要务。

这个折衷的方案通报出来后,百姓的情绪大为舒缓。肯将郑太后以及高俅一支人马留下,在百姓的心目中,是太上皇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台阶和面子。而如果非坚持太上皇本人留下不可,可能会把事情搞僵,反倒事与愿违。毕竟他们也不愿意闹出流血事件,于是在民众间便议论纷纷起来,多有认可之意。

知州和通判见众意开始松动,就趁热打铁再加善劝。郑太后亦当即辞别赵佶,带着眷属们登上了返回城里的马车。人们见了,乃信郑太后等留驻扬州非为虚言,就一拨一拨地逐渐散去。一场风波至此总算平息。

这时天已将暮,赵佶惟恐夜长梦多,吩咐随员抓紧时间渡江。童贯忙命军士将赵佶的行囊箱包搬运上船,带领部分亲兵亲自护卫赵佶登舟启程。胜捷军的大队人马则经浮桥步行过江。

赵佶在张迪的搀扶下步入船舱,他看着一直在鞍前马后忙碌不停的童贯,对其勤勉事主的精神十分赞许。刚才童贯那种敢于采取极端措施、不惜得罪百姓来维护赵佶的利益的举动,尽管失之孟浪,但是忠心可嘉,令赵佶深感此人确乎不可多得。而张迪却认为,童贯其实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很担心此行由于童贯的加入,会使赵佶与皇上赵桓的关系产生裂痕。但这个念头他不敢明说。

高俅与童贯一起奔波千里,好不容易追上了赵佶,却被赵佶一句话留在了扬州垫背,心中老大地懊恼。他暗骂到底是童贯这只不公不母的老狐狸溜须拍马挤高一筹,便宜总是让这厮占了去。而实际上却正是由于他没有追随赵佶过紧,后来方侥幸未被赵桓列入诛杀名单。这才真正是捡了个最大的便宜。

“不曾习武?不曾习武你当的什么少宰?怪不得你们的那些禁军上得阵去犹如朽木粪土,原来朝中俱是无用的废物。”宗弼说着,放声大笑。旁边的金将金兵亦皆鄙夷地大笑不止。张邦昌被奚落得火冒三丈,却只能忍气吞声地向宗弼连连揖手,口称惭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