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节:中原乱(101)

北宋王朝衰亡史鉴:中原乱 作者:丁牧


李纲考虑了半天,最后决定动用军费解决。安抚守城将士眷属就是安抚军心,这事与巩固城防息息相关,从军费里挤出一部分银子用于此处,应当是说得通的。

事后据姚友仲反映,这个措施采取得是相当及时有效,对于化解危机稳定军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当时在禁军中已经出现了异常迹象,如果补救措施再迟个一两日出台,极有可能发生哗变事件。

然而此事却被某些人当作一个把柄抓在了手里。时过境迁,它便成了李纲遭受攻讦的口实之一。其罪名不仅是挪用军费,还进而演变成了私吞军饷。

3

正月十五早上,张邦昌迷迷糊糊地醒来,尚不知该从何处弄点水来洗漱,一个金军百夫长就来唤他去用早餐。昨日他与康王赵构抵达金营后,被分别安置在了两间民房中。那民房虽是肮脏破陋,终较四面透风的营帐强些,这已算是对他们相当地优待了。

张邦昌跟着那个百夫长进了餐室,赵构已经坐在里面。摆在破木桌上的早餐是稀粥、奶酪、胡饼、芥菜、生韭,还有一大盘半生不熟的羊肉以及羊内脏之类,拌之以米醋和胡椒粉。张邦昌一闻那塞外饮食特有的味道,便欲作呕。在他看来,这哪里是人饭,简直他娘的比狗食都不如。

自打昨日进入金营,张邦昌就开始魂不附体,夜里辗转难眠,直到快天明时才迷糊过去一小会儿。现在他只觉得头昏脑、腰酸背涩,连眼皮都是浮肿的。面对这等粗糙腥膻之物,哪有什么胃口,他只勉强喝了几口稀粥,吃了半块胡饼,别的东西便再也难以下咽。

倒是康王赵构,精神状态比张邦昌轻松得多,气色也比较正常,看来夜里睡得还可以。他对餐桌上摆着的那些食物的味道也不习惯,但却颇有新鲜好奇感,就每样东西都品尝了一点,居然觉得尚可接受,且别有风味。

赵构确实没像张邦昌那样,把这次出使金营当成一件多么凶险的大事。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此前他基本上没有认真关注过政事,对于当前局势和自身处境的危险,远不如张邦昌体会得真切深刻。而之所以如此,则与他的出身、地位和生活状态有关。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系才人韦氏所生,御赐表字德基,时年二十岁。在宋朝的嫔妃等级中,妃为正一品,而才人仅为正五品。韦氏生了赵构后,逐渐升至婉容,也只不过才进入了嫔的等级。生母在后宫中的品级以及赵构在皇子中的序列,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继承大统的候选人,所以他也就从来没产生过那种想法。

他的秉性很有些类似乃父赵佶,生来在政治方面的兴趣不大,而对声色犬马之类却情有独钟。尤其是享用女色的爱好,与赵佶相比,堪称是青出于蓝。既然命里注定了他是无望继承大统,他便懒得去关注枯燥乏味的国事政局,而终日里只顾沉溺在富贵乡中逍遥风流。金军入侵、汴京被围、赵桓即位、上皇逃跑这些消息,他都得知得很及时,但并未引起他太大的恐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认为国家大事自有朝廷把握,天塌下来自有皇上和大臣们顶着,是无须他这个闲散亲王瞎操心的。

而且在他看来,世人把金军的威风渲染得也过于邪乎了。他不大相信大宋这个堂堂中原大国,当真会沦丧于区区化外金邦之手。他想当然地断定,宋朝面临的危机只是一时之事,嗣后必将峰回路转否极泰来。正月初九一战金军攻城遭受重挫,不就是对此估计很好的验证么?这不,金军由于攻战不利,不得不主动罢兵求和了。主动求和不就是示弱的表示么?前来已经向大宋示弱的对手营中充当几天人质,有何凶险可言?

基于这种认识,赵构自然没拿此番出使当回事。相反地,他还怀揣了一种猎奇心理,想见识见识在传说中被妖魔化了的金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奇怪模样。因此他对张邦昌那种掩饰不住的怯惧神色很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有些好笑。

用过早餐不多会儿工夫,金军大将宗弼便带领着一班合扎,来请赵构和张邦昌去检阅大金的军容。张邦昌不知金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里七上八下。赵构却觉得正中下怀,兴致勃勃地在宗弼侍卫亲军簇拥下跨鞍上马欣然而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