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现实生活中的江湖(2)

水浒-江湖 作者:王学泰


作为江湖艺人的连阔如先生是位有心人。他自幼生活在江湖之中,以卖艺为生。他又擅长写作,在20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今北京)《时言报》上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成书出版,共三集。此书除了介绍北平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等江湖艺人作艺场地的生成与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记述和揭露了江湖内幕,使我们对20世纪上半叶北方江湖的状况有个概括的了解。特别是此书的第一章《江湖溯源及历史》对江湖作了全方位的介绍。

江湖虽是个有别于主流社会的群体,但江湖人也生活在主流社会之中。他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群体认同呢?这就要靠江湖的规矩,最直接的就是隐语,江湖人称之为“春点”(也有写做“唇典”的)。作者开章明义地说:

什么叫作“春点”呢?读书人离不开字典、字汇、《辞源》等书籍。江湖之人不论是哪行儿,先得学会了春点,然后才能吃生意饭儿。普通名称是“生意人”,又叫吃“张口饭”,江湖艺人对于江湖艺人称为“老合”。敝人曾听艺人老前辈说过:“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由这两句话来作证,江湖的老合们把他们各行生意的艺术看得有泰山之重。

为什么把“春点”看得如此之重?这是自己身份的标志,也是找到自己人的密码。江湖人浪迹四方,只有找到其他江湖人才能获得支持和帮助,才能在新码头上有自己的立锥之地。隐语把江湖人连锁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社会的群体。

那么什么是江湖人呢?连阔如从自己的直观认识出发写道:

江湖艺人在早年是全都打“走马穴儿”,向来不靠长地,越走的地方多,越走的道路远,越有人恭维说他跑腿的,跑的腿长。可是走那河路码头,村庄镇市,各大省城,各大都会地方,不论天地间的什么事都懂得,那才能算份腿儿。如有事不懂便搁一事,一行不懂便搁一行。到了哪个地方,事事不明,事事不懂,便算搁了念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