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隆中对给我们的启示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 作者:李琴


 

在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然而,仍有很多企业还处于相对比较初级的市场营销阶段,他们过分的注重着战术手段的运用,例如广告、促销。但却基本没有或缺失企业发展计划和营销计划。

忽略了战略计划的力量,就会致使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特别是一些区域中小企业品牌,大都和刘备当初一样,困顿困惑。 

一个人,只有当其弄清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后,才能执着地去追求,不断地去拼搏,正如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在南阳进行战略规划一样,需要理清思路,需要规划出行动步骤和实施计划,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同理,一个人、一个企业,也只有当它弄清了自己的使命和远景,明确了目标,做出有利于发展的战略规划后,才能顺利的发展下去。

“隆中对”之所以载誉后世,成为中国历史上宏观决策的典范,突出体现在诸葛亮具有杰出的战略思维能力。

那么,现今的各级领导者、职场中人应该从中获得那些启示呢?

启示之一:战略思维的切入点是从大看小。

大,就是系统,是全局;小是要素,是局部。从大看小就是要放眼整体,总揽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是战略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

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启示之二:战略思维的着眼点是从长看短。

长就是未来,短就是当前。从长看短就是面向未来看现在,用长远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眼前和现实的问题,而不能鼠目寸光,就事论事。

启示之三:战略思维的着重点是正负兼顾。

所谓正负兼顾,就是既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又要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所以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如果只见其利不见其害,或只见其害不见其利,结果总是有跌不完的“跟头”、交不完的“学费”。

启示之四:战略思维的基本点是左右照应。

所谓左右照应,就是既要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又要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领导者只有善于多向思维,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做到统筹兼顾,才能真正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作出正确决策。

“看三国”之小结:

在隆中,诸葛亮首先向刘备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的几句话把当时中国的整个局势分析得明白透彻,坐在茅草屋里就把天下大势看得如此清晰,刘备更是崇拜至极,当时心里就发誓要把诸葛亮聘请来当职业经理人。他立刻承认自己“智术浅短,迄无所就”,希望诸葛亮“开其愚而拯其厄”。

自古以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人们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客观环境里进行的,无不受当时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只有对这些条件和环境了然于胸,才有可能把握大势,实行正确的方针,采取正确的行动。

因此,想要在群雄逐鹿的竞争下生存下去并且做大,你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企业战略计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