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孙权和刘备,胜在其计划的周详和慎密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三国演义 作者:李琴


 

当时,面对强大的曹军,孙权和刘备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冷静的分析了曹操的情势,依循对方的问题找到对应的良策。

一开始,孙权采纳鲁肃的意见,派鲁肃拉拢刘备,以“共治曹”。

在诸葛亮奉刘备命令向孙权求救,要孙权“协规同力”,共破曹操时,孙权“大悦”。可见孙权在战前就预感到强大的曹操的威胁,而事先采取联合弱者,共同抗曹的措施。

孙刘的联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而后,诸葛亮对孙权进言:“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日夜兼程,其势所谓“强弩之末”,“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并非真心跟随曹操。

接着,周瑜向孙权分析了曹军所犯的“四忌”:

一忌,北土未平,犹存后患,而曹却久于南征;

二忌,北军不熟水战,曹操却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

三忌,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

四忌,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

这些分析,是中肯的,也基本全都应验,这说明他们做到了“知彼”。

当曹操战书到东吴时,东吴内部主战、主和两派争辩激烈,孙权全面地、虚心地、反复听取双方意见,即使对不合他心意的主和派意见,也耐心倾听,经过深思熟虑,最后才“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而对于决策前的迎曹论者,他并不惩治,这正是一个卓越的领导人的风度。而且就在辩论进行时,他其实也已尽力作了迎战的准备,到决策时,精兵“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谁“在前发”,谁为“后援”,初战顺利怎样,不顺利怎样,都已考虑、准备好了。这更表明了他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难怪被孙权打败的曹操,也不得不赞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的胜利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神话之一,在现今社会,我们也常常会面对比自己强劲万倍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学习孙权,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⑴ 不为强敌所吓倒,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通过冷静的分析,孙权既看到曹操16万大军压境,其势汹汹,又看到曹操后方不稳,部队远来疲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既看到刘备新败,兵力不足,又看到有利的战场条件和拥有善于水战的五六万水军,从而具备了取胜的基础。

我们立身在当今社会,无论是生活还工作都会遇到很多拦路虎,当面对这些人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冷静思考,既要分析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也要看清对方的优势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击中对方要害,击败强敌。

⑵ 联合抗敌,打击主要敌人。

孙权和刘备虽有矛盾,但大敌当前,如果不联合起来,势必被各个击破;而联合起来,就相对地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曹军创造了条件。

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因此,面对强敌,不妨和其对手合作一把,没准两个臭皮匠也能扳倒一个诸葛亮。

⑶ 积极迎战,先机制敌。

孙权和刘备采取这一方针,是符合当时情势的。

一则曹操轻取荆州,发展过快,兵力不集中,占领区不巩固,正可乘其立足不稳而击之。

二是乘战略要地樊口尚在刘备手中,曹军尚未达成水陆分进合击之际,迫曹军于江上水战,挫败其水军,使其难以顺江东下。

三是曹操恃胜而骄,先给以迎头痛击,使曹军上下震惊,混乱被动。

因此,当我们分析清楚了对手的问题之所在,就一定要下手快、准、狠,做到先机制敌,让对方措手不及。

⑷ 以长击短,出其不意。

利用擅长水战的优势,对远来疲惫,不善水战而又麻痹轻敌的曹军,出其不意地采用火攻,然后乘敌混乱,迅速投入主力,实施有力的突击,击败曹军。

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击对手的弱势,这是赤壁制胜的关键点,也是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应该学习和使用的必要手段。

一个再强的对手必然也有其弱点,只要找准突破口,就能把对手一一击破,出奇制胜。

赤壁一战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曹操失败,无力再向江南进军,孙权和刘备则乘胜发展势力,扩张地盘,这就为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看三国”之小结:

曹操在赤壁一战之前志得意满,想要一鼓作气将江东拿下,完全忽略了自身的不利因素。

而周瑜却冷静的分析出了曹操必败的四大因素,最后逐一击破,取得完胜。

话说,曹操是公认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这些不利因素会没看出来么?当然不是。当时曹操阵营就有程昱准确预料到了孙刘会联盟,贾诩更是提出了先稳定荆州,稳扎稳打的正确的应对策略,最终这些建议未能采纳其实是曹操感觉到时不我待。

曹操在北征乌桓之后已经54岁,他当时的名篇《龟虽寿》里面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句诗明显地可以看出曹操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

因此,贾诩的策略虽然完美,但是曹操等不起。此外即便继续南征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其实在实力对比上来说依然是曹操占优,曹操相信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成功统一,因此最终作出了令他遗憾终生的决定。

这件事情从根本上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做出错误的抉择,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步入人家为你设好的层层圈套,最后一败涂地。

人人都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因此,即使目前的状况再不如意,也要冷静思考、正确抉择,否则连青山都丢了,那就真是后悔莫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