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构建自己的班底

和珅贪婪笔记 作者:蚩必川


 

和珅是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吏部、刑部、户部、理藩院、户部三库、太医院、御药房等衙门,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屡充殿试读卷官,拥有这样一批显赫头衔,皇上又对其言听计从、百般庇护,因此和珅基本上掌握了用人、理财、施刑、处理边疆事宜等方面的大权。

和珅知道要在朝中立住脚,仅仅得到皇上的宠信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自己的人。“结党营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一向是一个大忌讳,然而又是在官场中拼搏的大法宝。因此,和珅在打击反对派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在朝中拉拢权贵、安插亲信。他首先把福康安、福长安兄弟作为拉拢的对象。

和珅在自己当上军机大臣后不久,就极力推荐福长安担任了“军机处学习行走”,即“见学”军机大臣的职务,后来,又力荐其兼任了户部尚书。福长安也是聪明伶俐的人,他对和珅也知恩图报,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与和珅保持一致。

阿桂去世后,为了便于专权,和珅便推荐自己的亲家苏凌阿为东阁大学士,同值军机。苏凌阿昏庸无能,贪婪成性。任两江总督时,常对属员说:“皇上大恩大德,叫老朽到这儿挣棺材钱来了。”入阁时,苏凌阿已七十余岁,老态龙钟,两目昏花,甚至不能分辨戚友,举动都要靠人扶掖。”这样一个老而不死之辈,却位至相国,只知道保全禄位。

和珅不仅在朝堂内外广泛培植亲近势力,拼凑自己的小集团,还把手伸到了军队中,企图掌握军权。因为他明白,政治斗争归结到根本,仍然是实力的较量。尽管和珅相继兼任过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八旗都统、兵部尚书等职,但兵部虽名为最高军事机关,然自雍正间设军机处以来,凡用兵大事,皆由军机处秉承皇帝意旨直接指挥,兵部已无实权,都是虚职。和珅虽然长期在军机处,参与了乾隆中晚期许多重大军事行动的谋划,但他的军事才能实在平平。在他二十余年的政治生涯中,军功武略几乎与他无缘,唯一的一次参加军事指挥的行动,也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并没有放弃插手军队的企图。一方面,他千方百计地拉拢军队中的实权人物如福康安等;另一方面,他利用在军机处和兵部的用人权,任用、提拔自己的亲信将领,许多将领也正希望在朝中寻找支柱,便自然而然地投到了和珅的门下。但这些网罗来的亲信大多位卑名微,而且又是乌合之众,不堪予任大事,所以,当嘉庆皇帝对和珅动手时,和珅“毫无所为,控制上相,如缚庸奴”,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个人投身官场,追求的目标便是一个“官”字。在他看来,升官晋爵不仅是事业有成的标志,而且能带来数不清的好处。有官便有权,有权便有了一切,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亲朋好友的捧场恭维,部属的拍马奉承,妙龄女郎的献身邀宠……一个人一旦有了官“瘾”,就像抽大烟一样是很难戒掉的。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这个“官”字,如同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样,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因此,利用高官厚爵来驾驭臣下,历来是掌权者手中的法宝。如何把握封官的时机,选择封官的对象,安排官职的大小等,这些都有专门的学问。

南宋初年,面对着金朝人的大举入侵,当时号称名将的刘光世、张浚等人,只会一味地避敌逃跑,而不敢奋起反击。这一方面因为他们天生患有“软骨病”,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官已高、位已尊,以为即使立了大功,也不会有更大的升迁。他们便安于现状,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他们心目中根本不占什么地位。

当时岳飞入伍不久,虽然已崭露头角,毕竟还没有太大的名望和地位,只有他在和金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当时有个叫郡缉的人,上书朝廷,推荐岳飞,那封推荐书写得很有意思:

“如今这些大将,都是富贵荣华到了头,不肯再为朝廷出力了,有的人甚至手握强兵威胁控制朝廷,很是专横跋扈,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再重用呢?

“驾驭这些人,就好像饲养猎鹰一样,饿着它,它便为你博取猎物,喂饱了,它就飞掉了。如今的这些大将,都是还未出猎早已被鲜汤美肉喂得饱饱的,因此,派他们去迎敌,他们都掉头不顾。

“至于岳飞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拥有数万兵众,但他的官爵低下,朝廷对他也未有什么特别的恩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这正像饥饿的雄鹰准备振翅高飞的时候。如果让他去立某一功,然后赏他某一级官爵,完成某一件事,给他某一等荣誉,就好像猎鹰那样,抓住一只兔子,便喂一只老鼠,抓住一只狐狸,就喂它一只家禽。以这种手段去驾驭他,使他不会满足,总有贪功求战之意,这样他必然会为国家一再立功。”

这位郡缉将岳飞看成一个贪功求利的人,实在是对我们伟大民族英雄的曲解、贬低。

但是,他在推荐书中显然涉及了两种封官的手段:

一是分割封官的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封官如同商品交换一样,“得一兔则饲以一鼠,得一狐则饲以一禽”,立小功封小官,立大功封大官;要把封官的过程拉得特别长,使臣下的官欲永远不会有满足感,这样他才会总有立功的动力。火箭式的封官办法是不可取的。

二是封官不能一步到位,而且最好永远不要到位。官做大了,立功进取的意志便懈怠了;一旦官做到了头,不但立功进取的意志消失,甚至还可能滋生野心。从历史上看,那些官职到了头的人,如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最后都变成了篡权者。

贪功求利,乃是人性的致命弱点,只有明白这一点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真正把把握封官晋爵的玄机。

人们常说“论功行赏”,仿佛应该根据功劳的大小来决定所封官职的高低。但功劳这种东西,不是一种器具物体,很难测出谁大谁小。封赏部下,固然要照顾功劳的大小,但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到封官的终极目的——笼络人心。这是自古以来封官晋爵的一个基本原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