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翩翩美少年(2)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作者:黄献


 

威尔是看着戴蒙长大的。在威尔眼里,戴蒙就是一个孩子。

如同他亲爱的马克和杰西卡。

戴蒙非常聪明。威尔偶尔能感受到戴蒙的聪明,但并不足以使他称奇。另外,马克和杰西卡也很聪明。这让威尔觉得戴蒙的智商并没有高出别人一大截。

但是,有一件事情促使他开始真正去重视戴蒙的表现。

那是在戴蒙大二结束后暑假期间发生的事情。1976年戴蒙不想让自己的暑假变得无聊,就自作主张地向威尔申请去希尔森公司实习的机会。威尔答应了他。

威尔将他安排到了零售经纪预算业务小组。威尔并不指望这位尚在读大学的孩子能够为他作出什么贡献。他只是在满足这个孩子的愿望:给他提供了实习的岗位。

戴蒙却十分看重这次实习。

当时的零售经纪预算小组正在核算全国各地分支机构的赢利情况。结果很好:各地都在赢利。看到这个报告,坐在自己后花园里的威尔觉得当晚的月亮分外皎洁。

但戴蒙的意见却让他大吃一惊。

“他们使用的分析系统是有缺陷的。按照我的分析,波特兰并没有赢利,西雅图也没有。”

戴蒙大声地说。

这真是个毛头小伙子。难道你不知道那些撰写报告的专家,别说年龄,就是工作年限都比你的年龄大吗?一个刚刚读完大二的学生,你是凭借什么知道这些分析系统是有问题的?

威尔微笑地看着戴蒙。戴蒙所说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欣赏戴蒙的勇气。这是一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只有具备这种勇气的人才可能成就大事。

威尔也忽视了一点:具备这种勇气的人,也自然不会永远甘居人后。

戴蒙在学校里就曾公开指出过老师的错误。

戴蒙从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毕业,工作了两年之后,一转身就考上了哈佛商学院的MBA。

和戴蒙同届就读商学院的,总共才90名同学。这些同学都很低调,他们甚至谦虚地想:自己本来不具备考进来的实力,只不过是招生人员的失误,自己才得以有幸进入哈佛学习。

没办法。在哈佛这种世界一流的大学内,在哈佛商学院这样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内,到处都是某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气息和痕迹,换谁都会觉得这辈子都赶不上师兄的成就。

既然赶不上,那就只好低调。这是一种策略,一种处世的策略。

这种策略造就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群考上哈佛的牛人,非要憋着自己装低调,老师在上面授业解惑,他们就规规矩矩地坐在下面,像是一群第一天上学的小学生。

其实也可以理解:既然师兄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成为财政部长,那这些当年为他们授课的老师的水平自然也是高高在上。刚进校的一帮雏儿,有什么资格质疑老师?

但偏偏有人不信这个邪。

这个人就是戴蒙。

一节案例分析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计算公式和计算需要的信息,讲解如何进行案例分析。老师的公式计算出现了错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人为他指出来。

这帮刻意保持低调的人是不会公开指责老师的错误的。

但戴蒙却勇敢地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你的计算出现了错误。

戴蒙还说出错在了哪。

如果老师能够立即接受戴蒙的意见,将错误更正过来,这个事情就会像风一样吹过去了。

但是戴蒙碰到的也是一位牛气冲天的老师。他对戴蒙说:“你说的是错的,我的没有错。”

空气有点紧张。

这时戴蒙做了一个更牛气的举动:直接走上讲台,将正确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写到黑板上。

白纸黑字就是最好的证明。错不错,看看黑板就知道。老师顿时哑口无言。

戴蒙在校内一举成名。

在威尔的脑海中,还有一件事情为戴蒙加分不少。

这件事情和戴蒙的妻子朱迪有关。

在1981年前后,朱迪已经和戴蒙谈起了恋爱。在戴蒙的介绍下,威尔见过朱迪。令威尔意想不到的是:朱迪正在参与希尔森委托的一个特别项目,该项目请学生提出战略建议。

朱迪正是被邀请的学生之一。

希尔森资深管理团队为公司的发展进行了多次研讨和谨慎的分析,给出的建议是与美国运通公司合并。而朱迪代表学生给出的建议同样是:与美国运通公司合并。

一个未出校门的小姑娘的见解,居然能够和资深专家的见解一致。真是有水平。

这绝对是一个聪明的人。威尔就喜欢和聪明的人打交道。

看一个人的实力不是看他的口袋,而是看他的朋友。既然如此聪明的朱迪愿意和戴蒙谈恋爱,也间接说明戴蒙足够聪明。这和威尔的一贯判断是一致的。

但这能说明什么呢?

威尔为戴蒙找到一个聪明的女孩当未婚妻而高兴。他是由衷的高兴。除此之外,他和戴蒙之间依然是两道平行线。戴蒙只是个孩子,戴蒙的世界是和马克、杰西卡的世界一致的。

他只是一个长辈。长辈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两道平行线。

戴蒙的哈佛学业即将在1982年结束。他必须在毕业之前确定好自己的工作。

哈佛的学生不愁就业,但这并不意味不为工作的事情烦恼。

戴蒙的面前摆着一道选择题,答案选项有三个:雷曼兄弟、摩根斯坦利和高盛。

戴蒙给威尔打电话:叔叔,你觉得这三家哪家比较好?

不懂的时候向懂行的人请教,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威尔必须慎重地回答戴蒙的这个问题。他向戴蒙分析了三家公司的优劣。力求将戴蒙引导到最正确的方向上。但是谁能保证什么才是最正确的呢?最终抉择还需要戴蒙自己定夺。

戴蒙决定选择高盛。这家给出的薪水更高一些。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当你无法作出选择的时候,最好将经济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标准。

戴蒙专门来到威尔的办公室里告诉威尔自己的选择。也许是意识到即将失去戴蒙为自己效力的机会,威尔在听完戴蒙的话后,突然说:“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了。

“金钱对你很重要吗?”

不是很重要。只要平台好,零薪酬也有人去干。戴蒙的父母不指望戴蒙的薪水养家。

“你愿意做一些能够快速拓宽你的视野的事情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