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我不只是成本杀手(5)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作者:黄献


 

美国第一银行来头不小。

前身是1870年成立的俄亥俄州城市国民银行。历史根基很深。

1958年,约翰·G·麦克伊从他的父亲手中接任董事长后,这家银行开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先是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后来大举进行并购,在六七十年代通过收购俄亥俄州22家小银行而在业内成名。

1984年约翰·G·麦克伊退休。他的儿子小约翰·麦克伊接任首席执行官和总裁。

儿子的动作比父亲更猛烈。

1997年6月在约翰·麦克伊的带领下收购了第一美国公司。这是一家发行信用卡的公司。此举收购,使美国第一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能力提升了一个层次。

这只是个开始。

1998年10月美国第一银行迎来了一笔历史上最大的交易。它以290亿美元的价格并入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这次并购显然是对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合并的回应。

因为它就发生在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合并后一周。

这显示了约翰·麦克伊的远见。当威尔认为未来金融企业的发展主流会是大型金融超市的时候,约翰·麦克伊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也必须通过合并使自己的实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这次合并让第一银行的实力在诸多银行中排在第四位。

这是一个很适合的位置。

适合是对戴蒙而言的。

花旗银行的实力已是业内顶峰。他没有别的选择,只好从花旗的身后寻找合适的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他更喜欢带领一个目前看起来不如花旗的银行来超越花旗。

这种复仇才过瘾。

所以说第一银行目前位于第四位的排名对戴蒙来说是合适的。

但问题是,第一银行会给他带领并打败花旗的机会吗?

约翰·麦克伊一直担任着第一银行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

促成与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的合并之后,他本想大干一场。

但市场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各项业务并没有呈现出他所预想的喜人场景。

1999年8月他不得不宣布银行的消费者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利润比预期少了5亿美元。

这不是个小数目。投资人对他的意见很大。

不幸的消息还在后面。

未出三个月,当年11月份,约翰·麦克伊又不得不宣布将第四季度利润的预期调低16%。

这再次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

股价立即有反应,当天就大跌。

股价的变化只是表象,更让麦克伊感到恐怖的是投资人对他的不信任。

这才是最致命的。

要求麦克伊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不得已,在12月份麦克伊只好宣布退休。

这只是一个照顾脸面的说法。

大家都知道,刚刚56岁的他在丑陋的业绩面前,唯有辞职这么一条路。

第一银行陷入困境。显然,要想使第一银行崛起,必须找到一个有能力的人。

这正是上天赐给戴蒙的绝佳时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