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我不只是成本杀手(16)

从毛头小子到华尔街国王 作者:黄献


 

排除风险储备能量

戴蒙干得真是不错。

继2001年赢利26亿美元之后,2002年赢利33亿美元,2003年赢利35亿美元。

一年一个台阶。

投资人自然会喜笑颜开。

戴蒙高兴的原因与投资人不同:投资人因为分红丰厚而高兴,而他高兴的原因是他离花旗又近了一步。或者说,为超越花旗,他又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单单凭借第一银行的实力来超越花旗,从目前来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已经开始赢利的第一银行让戴蒙多了一种选择:可以和其他有实力的银行进行并购。

本来是个无底洞,现在成为了聚宝盆。戴蒙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

董事会上有些董事就是这样想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和花旗合并?

如果花旗能够将我们收购进去,我们是不是就傍上了一棵大树?

但戴蒙不是这么想的。

第一银行之所以越来越受华尔街的关注,逐渐增长的赢利能力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这家银行内部并没有暗藏陷阱。

就像是过沼泽草地,有些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固,一脚踏下去就成了死亡地带。

戴蒙领导下的第一银行很干净。这种干净主要表现在:第一银行的信贷风险很低。

这和戴蒙的一贯做法是一致的。

在以前他和威尔搭档的时期,威尔只负责战略层面上的东西,比如,我要和哪个领域内的对手合作,我应该在哪个价位上出手。而戴蒙却是要实打实地做幕后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必须要搞明白这些合并的对象是否有潜在的风险。

就银行而言,信贷风险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致命的。

所以戴蒙来到第一银行后立即就着手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

将不挣钱的业务砍掉,将风险系数大的业务砍掉,这是他的做法。

两板斧下去,第一银行的资产立即变得非常优良。这才是华尔街的对手们所着重看到的。

他们并不是担心第一银行会超越他们,毕竟第一银行远在芝加哥。他们要考虑的是要不要合并第一银行来提升自己的实力。有这样打算的就包括摩根大通。

当戴蒙怀抱着第一银行这块金砖面向整个华尔街时,可供他选择的余地太大了。

他没必要在乎花旗。

花旗只是用来超越的,而不是用来投奔的。

同比自己实力强的企业合并,有时就像是投奔。

摆在第一银行董事会面前的玩法是:要么继续自主式发展,要么和更大的银行合并。

而摆在戴蒙面前的玩法要比这个玩法更复杂一些。

他剔除了花旗。花旗是那些董事愿意考虑的对象,而不是他的中意郎君。

他想的是通过与其他银行的合并,来超越花旗。即使不能超过,也要接近。就像是赛车,紧紧地贴在其身后,只要有合适的超越机会,就一举超越。

而戴蒙翘首以盼的机会不久之后就将来临,这就是百年不遇的次贷危机。戴蒙的玩法也更刺激。如果以这种方式超越花旗,够威尔后悔的了。

可是,谁才是最合适的合并对象呢?

戴蒙像是一只潜伏的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