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三军将士显神威(1)

大后方:抗战八年流亡曲 作者:正一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这两大河流,把武汉分成了“三镇”──武昌、汉口、汉阳。

武昌,是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起义成功的地方,也是湖北省的省会。汉口,古名汉皋,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合称四大名镇。汉阳,则是清末中国第一个钢铁企业汉阳铁厂的所在,直到抗战初期,汉阳兵工厂仍在大量生产名为“汉阳造”的步枪,以供前线之需。

武汉的交通,从水路往西,经过沙市和宜昌,可以进三峡,入巴蜀,往东则可以下赣皖,通吴越,扼守长江中游的咽喉,是东西交通的枢纽。从陆路看,武汉雄踞华中,北连豫鲁,远达燕晋;南越洞庭,可抵两广,乃南北交通的要冲。所以古称“九省通衢”。

到了二十世纪,清末民初,现称“京广”的平汉与粤汉两条铁路先后建成,武汉又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衔接点。1937年抗日军兴,由于武汉处在首都南京与陪都重庆的居中点,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尤其因为“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江南成为前线,而南京“中枢”的党政军机关,在西迁重庆过程中,大多先在武汉落脚,然后溯长江进入四川。

与此同时,长江下游的工矿企业也大量内迁,首先迁到武汉,然后根据情况再度西迁。据不完全统计,内迁工厂共六百四十家,器材设备约十二万吨,在大后方──西南各省建成了门类大致齐全的战时工业基地,推动了内地工业的发展,产品既供应后方的民用,又供应前线的军需。

大批爱国的“文化人”,也陆续由北平、上海等地荟萃于此。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选举产生了老舍、邵力子、冯玉祥、郭沫若、茅盾、巴金、郁达夫、胡风、夏衍、田汉、阳翰笙、沈从文、张恨水、郑振铎、施蛰存、陈西滢、胡秋原、张道藩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并聘请蔡元培、于右任、叶楚伧、何香凝、周恩来、陈立夫等十五人为名誉理事。──这张名单,不仅包括了政见各异的各派文艺界人士,并且还包括了与文艺界无关的政界人士和国共两党的头面人物,可见是一个统一战线的团体,体现了抗战初期的文艺界大团结。

文协的工作由老舍先生负责,总会设在汉口,随后迁至重庆,并在成都、昆明、桂林、西安、延安、广州、上海、贵阳、香港等地设立分会。总会则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号召“作家下乡”和“文章入伍”。文协会员们发表了大量作品,在动员和引导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成立了十个“抗敌演剧队”,从武昌昙花林出发,分赴各个战区,为前线将士和当地民众演出抗战剧目,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

昙花林作为艺术界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除了戏剧界,还有音乐界也曾在此聚会。冼星海、张曙、贺绿汀、沙梅、胡然、桂涛声、光未然、舒模、夏之秋等等,都在昙花林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新歌。

武汉作为抗战初期全国的政治中心,最大特点是在西安事变之后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其首脑人物蒋介石、周恩来等,都曾在此驻节,并且出现了两党合作的最佳局面。

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七七”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事变以后,国共两党领袖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有关言论,这对理解抗战初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或许会略有助益。

“七七”事变发生后两小时,蒋介石即电令29军军长宋哲元,“固守勿退,并须全军动员,以备事态扩大”,同时命26军四个师北上,增援29军。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用五个“不”字,拒绝了日本帝国主义所谓“和平解决芦沟桥事件”的诡计,宣布中国的全面抗战已然开始:

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对此相当于全国抗战动员令的谈话,毛泽东在7月23日撰文评论道:

蒋介石先生在庐山发表的这个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因此,受到了我们和全国同胞的欢迎。

并且,毛泽东还把蒋介石的谈话,与共产党7月8日发表的主张全面抗战的宣言并列,称为“国共两党对芦沟桥事变的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宣言。这两个宣言的共同点是: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据此,毛泽东进一步表示态度说:“全国军队包括红军在内,拥护蒋介石先生的宣言,反对妥协退让,实行坚决抗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