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将你的眼光盯准一个目标

20岁开始,30岁成功:你拿这十年做什么 作者:彦毓


有这样一个现象:最著名的成功商人都是那些能够迅速果断作出决定的人,他们工作时总有一个明确的主要目标,他们都是把某种明确而特定的目标当作?己努力的重要推动之力。

同样,虽然20岁的人年龄不是很大,也许这个年龄的人还在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但是,胸怀大志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应当想想在这个世界上,究竟哪一种工作适合于你,而且你一定可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因此,你一定要努力寻找这种特别适合你的工作或行业,把它当作你明确的主要目标,然后集中你所有的力量,向它发起攻击,并确信自己一定会获胜。在你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你能谨记下面这一事实,必然对你极有帮助:找出你最喜欢的工作之后,你极有可能获得很大成功,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一个人若能从?他可以投注全部心力的某种特别工作,他通常可以获得最大成就。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那么用一辈子打磨的那件事情一定是件精品,或许会流传下去的。

自然,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足够多的耐心,要耐得住寂寞。那样,你就要把眼睛死死地盯住你的目标。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家或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注重人生的理想、志向和目标。何谓目标呢?它犹如人生的太阳,驱散人们前进道路上的迷雾,照亮人生的路标。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

怎样才能让眼睛不离开目标呢?

一是要确定目标,二是要考察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结合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在他人生的艰难征途上走过83个年头。从1928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的实验室做试验,小脑受到甲型脑炎病毒感染起,他同病魔顽强地斗争了整整60年。在1939年全身瘫痪之前,他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所拥有的较全面的医学、生物学知识,坚定地选择“科普”作为自己的事业。他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和科普活动家。在全身瘫痪,手不能握笔,腿不能走路,连正常说话的能力也丧?,口授只有秘书听得懂的艰难情况下,从事科普创作50多年,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笔调、活泼的形式写了大量独具风格的科普作品。

目标聚焦,虽然方向正确、方法对头,但成功的机遇有时可能姗姗来迟。如果缺乏坚韧的意志,就会出现功败垂成的悲剧。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很多成就事业的人都是如此。如洪晟写作《长生殿》用9年,吴敬梓写作《儒林外史》用14年,阿?托尔斯泰写作《苦难的历程》用20年,列夫?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用37年,司马迁写《史记》更是耗尽毕生精力等等。我国古代著名医师程国彭在论述治学之道时所说的“思贵专一,不容浮躁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修几个学分。她父亲为她约好去见他的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图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军却对我说,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他目光逼人地提醒我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记得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吧:“一个有品格的人即是一个有理智的人。由于他心中有确定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以求达到他的目标……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是的,机遇就在目标之中。用眼睛盯住目标,必须用理智去战胜飘忽不定的兴趣,不要见异思迁。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的:“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