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弱势群体,也是仁政的重要内容。鳏寡孤独者是弱势群体的代表,孟子认为他们是最穷困而又无所依靠的人,因此应该作为优先救助的对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梁惠王下》2·5)孟子借助对先王之道的阐述,表明了这一举措的重要性。
孟子还看到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强调“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滕文公上》5·4),因此,要求保护工商业。“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关,讥而不征”(《公孙丑上》3·5)。集市提供仓储不抽货物税,关卡也只检查不征税。简而言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5·3),这些必定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孟子关于保民、养民、利民的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孟子着力凸显“利”字,恰恰相反,大张旗鼓地以利为号令是孟子所极力反对的。
《孟子》书中专门讨论“义利”问题有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孟子初见梁惠王;另一个故事讲孟子与宋钘讨论阻止秦楚之战。在第一个故事中,孟子初次见到梁惠王,梁惠王开口就讨教“何以利吾国”的问题,孟子抓住对方提到的“利”字做文章:一方面,推断上下争相求利的危害;另一方面,阐述君王推崇仁义的效应。强调治国不能利字当头,倡导仁义才是根本(《梁惠王上》1·1)。第二个故事,说的是秦楚两国将燃起战火,宋钘(jiān)想去劝两国的国君放弃开战的打算,途中遇到孟子。当孟子得知宋钘的方法论根基在于向秦楚两国分别“言其不利”时,孟子指出:“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告子下》12·4)志向虽然很好,但提法却行不通。孟子认为,如果以“利”相劝诱而能奏效,那么,就会导致君臣、父子、兄弟之间最终都会抛弃仁义,怀着利益之心交往,最终将以是否有“利”作为处理社会关系和重大事件的唯一衡量标准,其恶果必将是亡国。反之,如果以“仁义”去开导而取得成效,这会使君臣、父子、兄弟去除求利的念头,而怀着仁义之心交往,这样就能最终统一天下(同上)。前后两个故事中,孟子都坚定地强调“何必曰利!”可见,孟子的义利观实际上是以义制利的。
其次,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在倡导教育上,把“明人伦”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孟子认为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13·14)善政得到的是百姓的财富,善教却可以得到百姓的心。因为再好的政治百姓也畏惧,而好的教育却使人心悦诚服,从而乐于向善。要是既无善政,又无善教,那可就危险了。“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离娄上》7·1)可见,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
伦理教育是孟子教育内容的核心。孟子考察了夏商周三代的教育简况: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上》5·3)
这里指出,作为核心教育内容的“明人伦”是贯穿于三代的。值得注意的是,受教育者却不仅仅是小民,上面的人明白伦理道德,下面的平民百姓自然爱戴他们。这说明伦理教育还可以通过约束在上者而调整上下关系。至于“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5·4)以及在保障人民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1·3),则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教民懂得并实践社会生活的准则,进而调整社会关系。
再次,孟子的“仁政”思想还体现在对民意、民心的重视和“与民同乐”上。
对民心民意的重视,是以史为鉴所获得的重要启示。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7·9)
桀纣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孟子看来,得民心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顺民意:他们想要的就为他们聚积,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