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近易原则,强调的是存心养性并非高妙难行,应该从身边平易之处做起。孟子说:“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告子下》12·2)尽管大道易知、践道易行,但人们却往往陷入误区:“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离娄上》7·11)因此,要改变那种舍近求远、避易就难的错误做法。譬如,如果每个人都能尊老爱幼,进一步推己及人,天下就太平了。
所谓“寡欲”原则,强调的是存心养性应该减少欲望。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14·35)。“寡欲”就是减少欲望。孟子认为,耳目等五官都是“小体”,容易为外物所引诱。而“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11·14)“寡欲”正是要抑制小者之欲,因此,是修养心性最好的方法。人如果欲望少,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会失去很多;反之,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善性就会保留得少。孟子说他自己“四十不动心”,要求做到坚守自己的心志,不滥用意气(《公孙丑上》3·2),正是修养心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所谓择善原则,强调的是存心养性要关注环境,善于学习。孟子曾慨叹:“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尽心上》13·36)认为环境对人的身心都有影响。以楚国孩子学齐国话为例:如果在楚国让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向他嚷嚷,即使天天鞭打、逼他说齐国话,他也不易办到;但要是带他到齐国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逼他说楚国话,他照样也不易办到了(《滕文公下》6·6)。同样,如果穿的是尧的衣服,说的是尧说的话,做的是尧做的事,你就是尧了。穿的是桀的衣服,说的是桀说的话,干的是桀干的事,你就是桀了(《告子下》12·2)。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关键是要做起来。
所谓“反求”原则,强调的是存心养性必须“反求诸己”。孟子多次提到“反求诸己”的问题:“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公孙丑上》7·4)“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离娄上》3·7)“反求诸己”就是从自己方面找原因、从自己的内心来反思行而不得、发而不中的根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下》13·4)。如果反省自身发现自己做到了“诚”,那么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养浩然之气”则是孟子培养意志力量的重要修养方法。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公孙丑上》3·2)
关于“浩然之气”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从“至大至刚”、“塞于天地”等特征来看,“浩然之气”似乎是一种形而下的“气”;但从“配义与道”、“集义所生”等属性来看,“浩然之气”更应是一种形而上的“气”,是精神之气,是与主体意志相联系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坚毅博大的伟岸气概,后来称之为“浩然正气”。具体而言,养浩然之气不能靠偶然或侥幸取得,而是一个有所作为而不中止、内心不忘也不人为助长的长期修养过程。
最后,孟子提出了修养的境界和目标:成圣。
理想人格有哪些主要特征,层级如何界定?孟子在对具体人物进行评价时,曾透露出其基本思想: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离娄上》7·2)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14·25)
这里,善-信-美-大-圣-神,将理想人格的层级以一个较为完整的序列呈现出来。“善”所含蕴的理想人格特征是人们所向往的德性(可欲之谓善);“信”,指称的是主体本身具有这种德性的真实性(有诸己之谓信),其实质就是“真”;“美”凸显的是真实与完满的统一性(充实之谓美);“大”展示的是内与外的和谐性(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圣”所体现的是这种内外和谐性具有道德感染力与教化作用(大而化之之谓圣);“神”所体现的理想人格特征是这种道德感染力与教化作用以潜移默化、日用不知的形式展开(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综合来看,孟子所述的理想人格实际上是真善美的统一,是蕴含着无形的道德力量的内外和谐的统一①。
孟子还把修养的最高境界描述为“知天”、“立命”。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