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止①而后有定②;定而后能静③;静而后能安④;安而后能虑⑤;虑而后能得⑥。
【注释】
① 知止:止,名词,即是上文“止于至善”中“止”的含义。知止,是说知道应当明辨的善恶、是非、义利等基本准则和奋斗目标,也是理想人生应当追求的至善境地。
② 定:定向,志向,意志确定,坚定。
③ 静:安静。静,针对的是心,指心不浮躁、没有杂念,全心全意、专心致志的意思。
④ 安:安稳。安,针对的是身,指身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均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⑤ 虑:考虑、思虑之意。指冷静、全面地分析问题并提出条理清晰、效果明显的解决方法。
⑥ 得:得到、获得。指实现预期的目标,达到最完美的境地。
【译文】
如果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最完美的境地,意志才能够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向而坚定不变;意志坚定了,然后才能内心宁静,心才不会妄动;心不会妄动了,然后才能做到不管身处何处,均能泰然处之;有了这样的前提之后,方能明辨问题的要害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建立在周详思虑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到达至善至美的境界。
【品评】
本节论述了达到“至善”的六个步骤:知止、定、静、安、虑、得。对于这六个步骤,前人也有过较多的诠释。比如《十三经注疏》本收录的唐代孔颖达的解释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者,更复说止于至善之事。既知止于至善,而后心能有定,不有差贰也。定而后能静者,心定无欲,故能静,不躁求也。静而后能安者,以静故,性情安和也。安而后能虑者,情既安和,能思虑于事也。虑而后能得者,既能思虑,然后于事得宜也。”宋代胡泳认为:“定者,如寒之必衣,饥之必食,更不用商量。所见既定,则心不动摇走作,所以能静。既静,则随所处而安,看安顿在甚处。如处富贵、贫贱、患难,无往而不安。静者,主心而言;安者,主身与事而言。若人所见未定,则心何缘得静?心若不静,则既要如彼,又要如此,身何缘而安?能虑,则是前面所知之事到得,会行得去。如平时知得为子当孝、为臣当忠,到事亲事君时,则能思虑其曲折精微而得所止矣。”(《朱子语类?大学一》)宋代黄义刚也说:“定以理言,故曰有;静以心言,故曰能。”(同上)实际上,这六个步骤,不仅涉及到一些心理学的因素,而且也说明了前后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静、安、虑、得四个字前面的“能”字,颇能说明此种关系。既然“知止”的对象是“止于至善”,当然要知的就是“明明德”与“新民”的远大抱负。对《大学》“三纲领”的认知与体会,自然会进一步立定志向,以此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方向与目标既然已经明确,心灵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有了宁静的心灵作前提,不管身体处于何种境况,均不会忧惧疑虑。因此,不管面临何事、面对何物,均能够精细思虑,合理解决,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所谓“心安理得”这个成语,正是对这一段话的准确概括。
其实,这一段话也包含着动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动与静是生命中的两种精神境界。“动”描写的是我们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状态;“静”则不同,可以让我们在忙碌和喧闹中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栖息之地,也就是经文中所说的当止之地。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引导着许多人在动与静之间寻找平衡。它让我们努力保持心灵的宁静,向着心灵中那个伟大的目标前进,从而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进取和拼搏是我们一生中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样,静也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城市的喧哗,物质的诱惑,让我们的心多多少少会有一丝波澜,这就更需要我们随时整理我们的心灵,清除来自外界的尘埃和浮躁,真正把我们的心安放在适当的位置,把个人道德的提升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当作自己的首要目标。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求人们在进行自身修养时,必须首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自己应该达到的最完美的道德境界,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本节论述的达到“至善”的六个步骤,虽然强调的是道德修养,但也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而且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应该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以此为准绳,激励自己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只要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会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前进;我们就能抵抗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诱惑,不为任何事物所干扰。在现代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我们,更是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不为物质左右。现代文明的进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便捷和快乐,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扰和困惑,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洁净的空间,安安静静地思考所处的各种事情,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