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①,身②有所忿懥③,则不得其正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⑤,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注释】
① 修身在正其心:正心的工夫离不开具体的日常行为,所以修身不是空无一物的空中楼阁,正心正是其重要内容,前文提到的“诚意”中的“慎独”工夫,实际上也是修身。
② 身:程颐、朱熹等都认为这个“身”字是“心”,因为上下文没有“正身”的意思,有的只是“正心”。但也有不少思想家认为不必改动原文,这个字应该理解为身体的“身”。
③ 忿懥:读作奋至,fèn zhì,生气、愤怒的意思。
④ 不得其正:这句话省略了主语。从上下文判断,这里省略的主语应该是“心”。正:无过与不及、恰到好处的位置,表示心处于至公至诚、无偏无私的中正状态。
⑤ 好乐:这两个字的词性与前后的“忿懥”、“恐惧”、“忧患”性质相同,都是两个动词连用,“好乐”表示爱好、喜爱的意思。
【译文】
所谓的修身在正其心,是说修养自身的品行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当血气之身有所不满的时候,心志不能处于端正的状态,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人和事;当血气之身有所恐惧的时候,心志不能处于端正的状态,不能够正直无私的评判是非;当血气之身有所喜好的时候,心志不能处于端正的状态,不能够中正地分辨忠奸;当血气之身有所忧患的时候,心志不能处于端正的状态,不能够正确地做出决断。
【品评】
人因为充满血气,才能具有认知的能力。所以,心的理性判断能力,首先来自于人的身。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告诫大家:“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为有血气在,所以人身之行为处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情感的左右,难免会表现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具体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心如何还能保持至公至诚、无偏无私的中正状态?
正心,就是要努力保证自己的心不被欲望、偏好所左右,谨守上天赋予我们的良知。这对为政者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要求他们有正心,讲正气。从有国家官吏制度开始,讲正气就是官吏的职业道德。为政者平时要注意自身修养,行动中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正,来教化百姓。《礼记?哀公问》中孔子在回答鲁哀公什么是为政问题时强调:为政就是正。君主端正了自己,百姓也就会服从于政令了。君主怎么做,百姓就跟着怎么做;君主不做的,百姓怎么跟着做呢?
心正了,身也就正了。抛弃影响人们的那些情感吧,不要让愤怒、恐惧、好乐和忧患左右了我们那颗本应正直无私的心。正因为人凝聚了天地万物的灵气,所以,更要保住那颗柔软无比的、纯洁的心。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灵魂是不是逸出了本来的轨道。显然,正心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
【原文】
心不在焉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②,食而不知其味。
【注释】
① 焉:代词,这里的意思。
② 闻:听到。
【译文】
如果心神不集中,自己的心灵就不会受自己的支配。眼前发生的事情,哪怕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也会熟视无睹,就好像事物不存在一样;耳朵听着的声音,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口里吃着的食物,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品评】
本节又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心”的重要性。
身如果失去了心的主宰,便如行尸走肉一般,丝毫没有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和工作都要求我们紧紧地把持住心的方向,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吕氏春秋》说:“凡事贵乎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涂以扩其知,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不要被沿途美丽的风景所迷惑。在学习上,应该专注,不能这也想学,那也想学,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学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恒心,唯有恒心与决心才能够征服一切困难。
生命是短暂的,应该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没有心主宰的枯槁之身,哪还能有什么抱负呢?人的一生就好像一场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是胜利者。一直注视前方吧,朝着目标前进吧,虽然路边有美好的风景,但那毕竟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唯有心中永远不忘的信念才是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