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仲尼①曰:“君于中庸②,小人反中庸③。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④;小人之中庸也⑤,小人而无忌惮⑥也。”
【注释】
① 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
② 中庸:动词,实践中和之道。庸,“常”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和之道。
③ 反中庸:反向实践,即不按照中和之道行事,喜怒哀乐之发不能“中节”。反:反向,相反。
④ 时中:根据具体情况实践中和之道。时:具体时间、具体情况。中:中正、中和。
⑤ 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
⑥ 忌惮:顾忌和畏惧。意思是说小人只知道率性而为,但不明白要“发而皆中节”。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和之道,小人则相反。君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实践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能够因时因地实践中和之道;小人所实践的,则是不合规矩,因为小人肆无忌惮,爱走极端。”
【品评】
从本章开始,经文申述“知天道”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和之道属于天道,中庸之道属于人道。人们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中,毫无疑问,儒家认为应该体现天道,这就是天人合一。按照《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的顺序,诚意以下,均属于道德和政治实践,但实践的基础还是应该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也就是格物致知。对于天道,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如何谈得上实践呢?
那么,天道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这里首先借助于君子与小人的对立,认为君子是能够实践中庸之道的人,小人则是不能够实践中庸之道的人,所谓的“反中庸”,就是与君子能够实践中庸之道相反的意思。郑玄认为这里的“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然亦自以为中庸也”。接着,经文又提出了一个“时中”的概念,认为“时中”应该是中庸之道的应有之意。“时中”就是随时而能处其中、无过无不及的意思。人生在世,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时代不同、情况不同。有些事情该做而不能做,有些事情当快而不能快,所谓以时间换取空间的做法,就是“时中”的准确表达。《孟子》中记载的嫂子快要淹死的时候小叔子不拘泥于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条而伸手施救的故事,就是一个权变“时中”的例子。可见,“时中”的要求就是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情况等条件做到恰到好处,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所描绘的大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所以,君子的“时中”,不仅要体现出变通,而且还要体现出原则,要把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舜当年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而娶妻、周公当年断然讨伐管叔、蔡叔,正是“时中”的体现。但有些人仅仅看到他们在方法上的灵活性,而没有看到他们在原则上的坚定性,于是不知忌惮,肆意妄行,那就是“小人”所理解的“中庸”。不知道中庸之道的真意,怎么可能会采取正确的行动呢?项羽不知“时中”,攻陷咸阳后没有及时建国立业,反而一把火烧了咸阳,最终演变出一曲霸王别姬的绝唱。刘邦建国之后也是不知“时中”而贸然出击匈奴,导致困于平城,险些做了匈奴的俘虏。后来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后果断采用娄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终于使边境地区获得了较长时期的安宁。这也应该是“时中”的表现。
朱熹定此章为第二章,并指出:“此下十章,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文虽不属,而意实相承也。变和言庸者,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