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是被团队接纳并表示不再追究,但“过去”给老白造成的阴影还是始终无法散去——“别说六扇门了,就是一个普通的衙门,我进去,都吓得我一身一身出冷汗”,“每当我听到敲门声,就感觉到是来抓我的;每当我看到捕快走路稍微快一点儿,我腿肚子就发软;只要一有人说悄悄话,我就以为是在背后议论我准备去举报我”……而“我到衙门去聊聊展堂的光辉历史”,就像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是女老板佟湘玉制服该下属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所以啊,有些“过去”是永远也过不去的,再怎么绕,它仍然会是前路上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即便今天捂住眼睛假装看不见,不定什么时候,它还是会蹦出来,横在眼前,绊你一个大跟头。
仔细想想,你我身边的一些跳槽正是缘于类似的“污点事件”。问及原因,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种:第一,人际关系没处理好,盘算着重起炉灶从头再来;第二,犯了错误,被打入冷宫,不挪个地方就再无出头之日;第三,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不过如此,烦了倦了之后便心里长草,惦记着找个新鲜环境开开眼界。
要我说,这些原因统统都可以被称为职业危机。身处职场江湖,谁都会有犯难的时候,就像佟掌柜说的,“很多时候正确的路和岔路只隔了几步”,一次无心的失误,就有可能给我们的职业生涯带来重大影响。每每这种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躲”——跳槽。
很多企业在招聘新人时,都会要求应聘者提供原公司领导及同事的电话,为的就是核实简历是否真实,并考察该同志在团队成员中的口碑如何。有时候,因为怕露馅儿耽误前程,应聘者会提供几个稳妥的联系人,并且提前打招呼“对口供”:如果人家问你这个,你就这么这么说;关于什么什么,千万一个字都别提……
可是,逃避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我亲眼所见的一些人,人缘不好的,换了新单位依然搞不好人际关系;容易职业倦怠的,也总是保持着半年一跳的频率,几乎每次见面都能收到此人的新名片;而那些因为犯错被迫跳槽的就更郁闷了,职场圈子就这么大,口碑和声誉是怎么逃也逃不掉的。而且越往上走就越会发现,每个行业的高端人士就那么几个,大家三天两头见面,彼此熟络到几乎能拍着肩膀“二姨”“四哥”相称——也许人家饭桌上的一句玩笑,就能揭穿你隐藏许久的那点儿小心思。就像开始时的白展堂,心里揣着些阴暗的小秘密,天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惶恐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