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站到历史吧台前(1)

轻松幽默侃唐朝1 作者:草军书


公元613年,在第一次东征高丽铩羽而归的情况下,杨广又组织了一个三、四十万人的庞大军团第二次杀向辽东。

和上次一样,他还是御驾亲征。对他来说,打仗是另一种形式的旅游,他似乎把攻城略地当成创造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资源的一种手段。

不一样的是,这次多了一个人:李渊。

战役总指挥杨广派给李渊的任务是在怀远镇(今辽宁辽中附近)督运粮草。李渊是个老督运了,早在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渡江灭陈时就本着“压担子、送梯子、上位子”的干部培养宗旨委派他总督三军粮草。显然杨广这次给了他一个专业对口的好差事。因为督运粮草是在大后方,没有在前线厮杀的危险,还能享受到军人应有的福利待遇。所以那时候,很多从军者都通过各种渠道疏通关系,想方设法挤进这支“二部队”。督运长官清一色是和皇帝关系很近的人,基本都属于“一环”以内的。因为粮草运输对于战争的胜负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交给二环三环以外的一般人总指挥心里不踏实。就象这次两个主要督运官,一个是皇帝表哥,另一个是曾经为杨广进位太子、登基为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楚国公杨素之子 礼部尚书杨玄感。

有了第一次的诸多教训,这次隋军稳打稳扎,一路势如破竹,前锋很快推进到高丽重镇 辽东城。上一次隋军就是在这里遭到顽强抵抗的,这次杨广急于报去年那一箭之仇,下令昼夜不停猛攻。还没有从上次攻防战中恢复元气的高丽军民在“杨家军”急风暴雨般的轮番攻击下渐渐不支,眼看着就要城破人亡。就在最后一根稻草即将要加到骆驼背上的千钧一发时刻,隋朝国内突然后院起火 运粮大队长杨玄感凭借为大军督运粮草之便,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造反,并围攻东都洛阳。

那根即将投出去的稻草在杨玄感点起的“冲天”大火中烧得灰飞烟灭。东方红,太阳升,杨玄感成了高丽人的大救星。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打仗就怕粮草出事,结果就真出事了。皇帝就怕别人造反,结果造反的就真出现了,而且还是自己身边小圈子里的人。如果杨广有口头禅的话,一定会说:“郁闷,太郁闷。”

令杨广郁闷的不仅是这个造反的礼部尚书,还有一个叛逃到高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

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位高权重。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人的行为和他的姓氏一样怪异,这样一个大国军方背景深厚的高官怎么会叛逃到兵弱将寡的高丽小国呢?

没办法。因为他和另一个造反的侍郎杨玄感是关系很好的哥们。在杨造反之前,斛斯政偷偷放走了杨玄感在东征队伍中的弟弟杨玄纵和杨万石(他很背,在半路就被隋军抓住送往涿郡处死)。

获悉杨玄感造反后,杨广火速率兵回国平叛,同时在军队系统内大肆抓捕杨氏兄弟的党羽。曾经当过杨广侍卫的斛斯政知道,只要涉及到造反问题,抓住就等于没命,而且会死得很惨。在杨广还没有发现自己之前,他先来了个脚底抹油。

从斛侍郎叛逃目的地来分析,他虽然跟胸大无脑扯不上关系,但绝对是官大无脑。要出国也要挑个地方可好呢,实在无处可去就是跑到山上搭间草棚冒充隐士也比去高丽强啊。高丽一直是隋的藩属臣国,连女人都作为礼物向大隋进贡,跑到那里躲祸跟跑到囚笼里没有任何区别。果然,高丽国王把这条大鱼精心蓄养起来,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一个超重超贵的钛金砝码,在关键的时候能称量出一个国家的重量。一年后,这条大鱼就派上了用场。当得知隋军第三次杀上家门时,已经无力再战的高丽国王将斛斯政作为礼物献给杨广,请求罢战。杨广爽快地一口答应。就这样,斛斯政这只“海龟”站着跑出去又被躺着送回来。最后,他确实死得很惨,被绑在柱子上,文武百官排队用刀砍,用箭射,用嘴咬,身上的肉被一块块割下来,然后烹煮,最后再将骨头“焚而扬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