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原以为他振臂一呼,天下都会响应的。结果呢,只有两个村民响应他的号召,一个是余杭的刘元进 ,一个是梁郡人韩相国 。这两人名字都是一等一的吉利,可是,现实却和他们的姓名成反比,星星之火在还没燎原就把自己给燎没命了。对杨玄感这个“孤独的造反者”,《资治通鉴》有明确记载,而且话是出自其参谋李密之口:“兵起以来,虽复频捷,至于郡县,未有从者”。史书说得很明白:郡县一级的官员没有一个随从造反的。这倒不是说这些官员多么忠于杨家王朝,而是谁都知道,以当时的形势,造反成功的可能性比亿分之一的中彩概率还低。
杨玄感造反后,杨广曾向太史令(天文台台长)庾质询问其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庾质回答得很干脆:“玄感地势虽隆,素非人望,因百姓之劳,冀幸成功。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动。”聪明的庾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动。”那时候的隋朝,虽说农民造反众多,但还都没有形成气候规模,对朝廷来说只是“疥癣之疾”。最重要的是,隋朝的军队还很强大,第一次东征时组织了一百一十万军队,虽说惨败而回,但仅损失了三十万人,还有七十万可以随时出击的军队,况且,这七十万还只是杨广手上的“流动资金”,没有包括在全国各地守关戍边的“固定资产”军队。面对这样庞大的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农民造反很难有进步和成活空间。那时,掌握着国家重要权力和资源的上层贵族心还很齐,没有分裂,如果内部没有分化,单靠几支农民军,至少在其时其地,还无法真正对朝廷形成威胁。可惜,杨玄感看不到这一点,他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没有正确地估计形势。
其实杨玄感头脑发热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公元609年,他跟随杨广西征吐谷浑,在返程的时候,全军秩序混乱地经过一个险要山谷时,他就准备乘乱杀掉杨广,拥立隋文帝第三子杨俊之子杨浩为帝,结果被他的叔叔杨慎制止了,杨慎给出的理由是“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这句话和庾质的“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动”意思差不多。可见杨慎比侄子理智多了。那时候,杨广即位才五年,最终令天下分崩离析的征发高丽事件还没有开始,连贫农都还没有想到造反,而荣华富贵享受不尽的杨玄感竟然想到了造反,这不能说他勇敢无畏,只能说他糊涂胆大,无知无畏。
一个头脑只会热胀而不懂冷缩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伟业的,死在夏天的杨玄感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冷缩概念的“倒霉孩子”。
杨玄感在洛阳城下是挺倒霉的,碰到了个油盐不进的樊子盖,现在又来了个屈突通,几次交手无一胜绩。这个时候,杨玄感已经撑不住了,他的双李谋士李子雄和李密都建议他放弃东都,率军直入关中,强夺永丰仓,然后拿下潼关,据险固守,再从长计议。.
杨玄感这时候已经没有选择,如果继续呆在洛阳城下,很快就会成为隋军的饺子馅。这一次,他没有犹豫,于七月下旬挥师西进,计划进入函谷关,夺取关中。他如果就这样马不停蹄奔向西京,虽不能说一定能扭转败势,但至少不会败得那么迅速无比。
当大军经过弘农宫(今三门峡、灵宝一带)时,路上不少老百姓挡住道路对杨玄感说:“弘农宫城空虚,城内有很多粮食,你要是想攻下,分分钟的事。”杨玄感一听这话就动了心思,他想一鼓作气攻下弘农,先做个窝再说。史书上说这些劝杨玄感攻城的人是当地的“父老”,我觉得这些人的行为有点蹊跷,很可能是弘农政府安排的“托儿”,目的是想拖住杨玄感。可惜那时候没有网络,不然,同样身为政府官员的杨玄感一定知道网络上流行的那句“名言”:“连群众的话你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