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超级模仿秀(1)

轻松幽默侃唐朝1 作者:草军书


杨广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他北守边陲,阻击东突厥的进犯。作为太原留守,李渊能全权指挥调动太原、雁门、马邑、楼烦以及西河郡五郡兵马,是绝对说一不二的军区司令兼法人代表。

作为五郡之一的马邑郡(今山西朔州)处在与突厥接壤的最前沿,地理位置靠近现在的内蒙古,在当时已经是北方之北了。

其时担任马邑郡太守的是王仁恭。王仁恭是一员猛将,《隋书》中载有他的生平传记。他平定过山獠作乱、讨伐过汉王杨谅(杨广的弟弟,因不服杨广称帝而起兵)、指挥过高丽战争,每次都凯旋而归,深得杨广喜爱。公元613年,杨玄感作乱时,由于他哥哥的儿子王仲伯和杨玄感一同起兵,所以王仁恭因连坐被罢免官职。不久,因“突厥屡为寇患”,杨广“以仁恭宿将,频有战功,诏复本官,领马邑太守”。从普通百姓到政府官员,转了一圈,官复原职了。被罢官后又被复职,在杨广当政后期少之又少,只有宇文述、王仁恭等极少数将领才有此特殊待遇,可见王仁恭在杨广心目中的位置非同一般。

王仁恭在马邑太守的位置上干得很称职。他以不足三千人的驻军多次打败突厥的侵扰,并防守反击,给突厥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当李渊到达马邑的时候,王仁恭见李留守只带来了区区两千兵马,心里凉了一大截,因为两个人的兵马加起来还不超过五千人。史料载“仁恭以兵少甚惧”。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还“以兵少甚惧”。有点意思。再联系和甄翟儿交锋时的那句“威及三军,咸有惧色”这句话,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渊是一个从来没有恐惧感的奥特曼!可不是吗?面对强敌,万人之中只有李渊面不改色心不跳。

我们无法知道一千年前的这些历史细节,也许这种异于常人的表现是史官的刻意加工和渲染,也许事实果真就是如此?因为在乱世之中能最终登上九五之位的人,一定有些某些常人所不具备的尖端品质,或许没有恐惧细胞真的是李渊与众不同的品质之一?但为什么在此之前,面对杨广的猜疑,他又常常害怕得小心谨慎、亦步亦趋?

历史时常让我们思考,史官经常让我们思索,也许,这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历史?

历史还是让它走远吧。

但王仁恭的恐惧并没有走远。不要紧,有不恐惧的李渊在呢。李留守知道王太守心里有点发虚,便给他打气鼓劲,他把突厥人的优点和缺点归纳总结为七大条:

优点一条:人高马大、擅长骑射。

缺点六条:

一、看见财物就抢,碰了钉子便跑,没有打持久战的耐力。

二、 军容不整,有组织、无纪律。

三、没有目标信仰,打仗只为求财,屡战屡败也从来不会脸红心跳。

四、 没有固定的军营和住所,每天每月都在寻找食物的路上。

五、 菜饭只有羊马 ,没有大米白面。后勤供应乏力,没有粮食储备。

六、 晚上无人放哨,白天没人巡逻,警惕性较差。

李渊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多面手,不但善战,而且善道,非常道。完全符合荀子的“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国宝标准。

“李七条”一出,大家胆子都壮了些:原来突厥就是个麻将“七条”啊,只有最上面那“一条”是真家伙。

李渊还认为突厥兵“硬件很硬,软件很软”。硬件很硬是说突厥兵身体素质好,作者能力强;软件很软是说他们智商较低,计谋不足。

针对突厥人的“一优六缺”,李渊提出了反制措施:弃硬就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