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胜唏嘘(1)

重访:红色丽人 作者:中央电视台《重访》栏目组


赵 悦

头一次,看自己的片子有些感动。

也或许,我只感动了自己,如果还有人因此恻然,哪怕只有一瞬间的凝神或若有所思,那就是最欣慰的回报。

此片播出在即,我该以怎样的心情来回顾创作时的那些点滴,完成这篇手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经历奇特的女作家:她蹲过国民党的三年监狱,受到毛泽东的赋诗赞颂;得过斯大林文学奖,却又遭受过多年的迫害。她就是丁玲。

以前对丁玲,只是印象中的一个名字,学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时候,要背诵的若干作家代表作的作家之一。

现在看她,却有一些似乎未曾出现过的心情,诸如敬爱、同情,渴望与她结识,还有,悲悯。

丁玲原名蒋伟,却一生都像扑火的飞蛾,因为是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她的情感比一般人都更加细腻敏感。那么,对痛苦的感知,也会比一般人来得更强烈,而她所经历的,对芸芸众生来说,已经是翻倍的甚至是几倍的波折和苦难,这大起大落,悲喜交加的生活,她如何拿起和放下?

此片结尾处,1979年的文代会,75岁高龄的丁玲在女儿的陪伴下赶来参会,这是目前我能搜集到的仅有的丁玲的活动影像之一。曾经的丁玲年少气盛,能爱能恨,不喜世俗羁绊,但是晚年的她,只是一个无比慈祥的老太太,那么亲切随和。画面上的丁玲微笑着,朴素的灰蓝色布褂,颈上系了一条小小纱巾,几十年的风雨之后,丁玲,仍然有爱有梦。

丁玲早期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忧郁的甚至有些病态的,通篇充满内心独白。有人说:莎菲是真正的丁玲。

丁玲一生写过很多小说,但最能表现她的真性情的,还是她凭“欲望”和“冲动”写出来的这篇成名作。那时的丁玲,是上海滩才女,有浓重的小资情调,或者用当时的话说很“布尔乔亚”,史沫特莱为她拍摄的照片,侧头沉思,脸上笼罩着梦幻的色彩。到了延安之后,丁玲所有照片都着军装,最著名的一张:身穿缴获的日军黄呢军大衣,束皮带,打绑腿,爽朗地笑。这个对比和反差,实在太大,看过的人难免感慨,这是希望强调的细节。我在片中把两张照片处理成同样大小,同样色调,以叠画方式先后出现,并且加上详细的拍摄年代、地点等字幕做注脚,如果观众没记住,那一定是我的表现手段还不够好。

此片创作过程中最费心的莫过于取舍,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亮点,都值得一提,但是浓缩在40分钟里,总要面临取舍的问题。不仅是丁玲这一集,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的故事亦让我有同感。初稿写完,自己都觉得有点流水账,就是有选择地打乱了顺序的个人编年史。其实,不仅要挑选有意义的典型情节,更要把某些加以放大,才能突出主题和重点,就这样,只能把一些精彩留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丁玲一生跌宕起伏,单是她年轻时代在上海的经历就已经足够耐人回味,她学过绘画,学过日文,还报考过电影演员,她在文学上初露锋芒,成为炙手可热的上海滩才女,她陷入情感漩涡,生子不久后又遭遇丧夫之痛,被关进监牢……然而我们这一系列的主题是《红色丽人》,因此我们只将重点放在她在延安的经历上,到延安之前和离开延安后都在片中作了交代,但相对简化,年轻时代的曲折和坎坷是作为她到延安的原因加以表现,而离开延安后发生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延安时期的遭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要展现一个人完整的一生,后来的经历也有简略的讲述。

又如,片中只展现了毛泽东亲笔为丁玲题词一首——《临江仙》,其实,丁玲还有一部作品很得毛泽东赞赏。那是1944年,丁玲在丈夫陈明的陪同下,离开延安,下乡下厂深入生活。丁玲和乡亲们交朋友,跟大婶大娘睡一个炕头,这之后她创作了纪实作品《田保霖》,毛泽东亲笔写信给她和另外一位作家欧阳山:“快要天亮了,你们的文章引得我在洗澡后睡觉前一口气读完,我替中国人民庆祝,替你们两位的新写作作风庆祝!”,可贵的是这封信还有原件的图片,但是,这与毛泽东为丁玲题词所表达的主题是类似的,因此,片中舍弃了这段内容,留取了认知度更高的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首词和题词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