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节开始,我们以表格的方式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数据,为你展示与择业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信息:我们会从就业率、就业流向、薪资、求职成本等方面,对专业、职业、行业、企业类型、以及就业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与优劣,而你面临的择业难题会在这些分析和比较中逐渐明辨方向、迎刃而解。
为了便于读者更正确和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对本章的表格做一个统一的说明,你可以先略过这些说明,在阅读表格的时候再参考:
1、所有数据来源于麦可思(MyCOS)-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是根据麦可思2009年对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所得数据,反映的是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
2、就业率,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就业率的计算基数不包括毕业后在读研究生和出国留学人员。
3、数据时间选取"毕业半年后",因为此时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工作,且毕业初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开始降低工作期待值,另外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趋于稳定,综合这些因素,毕业半年后的数据更能反映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4、有关薪资的数据,我们以月为时间单位,给出:
1)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反应真实薪资情况
2)毕业前的月薪期待值底限--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最低薪资,也就是薪资底线,薪资底线越高,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3)雇主愿意提供的起薪上限(平均值)--作为参考,前者提供宏观的薪金环境信息,指的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所接受到的所有工作邀请中薪资最高的,常常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会考虑非薪资因素,所以薪资最高的工作不一定是毕业生接受的工作。它代表着雇主对毕业生的最高的货币认同。
5、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麦可思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在调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时,我们请他/她们评估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要求的水平和自己离校时掌握的水平。经过加权计算出离校时掌握的35项能力的总体水平。工作能力的最高水平是100%,企业一般要求到40%以上(麦可思《中国企事业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工作能力需求调查》),毕业生掌握的水平多在30%到60%之间。
6、工作能力满意度,离校时掌握的能力水平与工作要求的能力水平差别就是工作能力满意度。最高为100%满意,90%以上为良好满足,85%以上(包括85%)表示能力基本满足职业工作的需要,75-85%表示能力不太满足工作需要,而75%以下则表示能力不满足工作需要。工作能力满意度反映的是自身能力与初级职业工作要求能力的差距。举例来说,某个"211院校"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投资银行从事财务分析,由于该公司技术含量高,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该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能力不太满足工作;而某个非"211"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一家超市做会计,工作要求的技术含量不高,该学生掌握的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
7、有关求职成本的指标:
1)平均求职成本(元),应届大学毕业生为求职而付出的专项资金,包括服装、准备简历、面试花费等。
2)平均求职份数,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申请的不同就业单位或职位的总数。
它们可以认为分别呈现了求职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2.2.1工作必须与专业对口吗?
向东是某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专职培训师,从上海某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毕业后,8年间,他做过药剂销售、培训课程销售、500强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专职培训师。
向东曾经参加过庄臣公司的面试,应聘试剂销售的职位,"笔试我考了第一,可是面试官说,因为我没有相关经验,不能录用我。"后来,他去应聘另一家外企的试剂销售职位。为了说服经理,他签下军令状,"如果3个月内,销售业绩排在后三名,就自动淘汰。"结果到了第三个月,他的业绩是倒数第二位。"经理来找我谈话了。我说,既然你已经给我3个月时间了,那你再给我1个月,如果下个月我的业绩不能排到前三位,我立即走人。"当然,经理给了他1个月时间。"我心里是有底的。在前面3个月,我跑遍了所有医院,别人一天拜访5家,我一天最多时跑了15家,我相信肯定会有回报。只是因为我卖的产品很贵,结果反应时间就长一点。果然,到第四个月时,同时有5家医院主动找我了。这个月,我一下做成了7万多销售额。"那个月,他的业绩一下排到了前二位。经理自然就认可了。
考虑到30岁成为培训师的职业目标,2000年底,向东辞去了销售工作,打定主意向人力资源方面进军。"前面15家面试我的公司都没有要我,因为觉得我缺乏行业背景,但是从第16家开始,后面5家,我都拿到了Offer。前面15家面试过后,我基本就知道了这个职位需要什么能力,我是否具有。到第16家面试时,我已经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向东透露,他每面试过三四家企业之后,就会更新一下自己的简历,突出企业所关注的一些能力。最后,在5个Offer中,他选择了马士基物流公司华北区人力资源经理。
向东认为,应聘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和所有求职过程都是一样的。你要想清楚:你想要得到的东西能否从这个公司里得到?公司需要你具备什么能力?你是否具有让公司得益的能力?而所有的动力就来自于你对你的职业是否具有"Passion"。一个对目标非常执着的人,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
看过这样的例子,你是否开始不那么执着于"专业对口的工作"?学以致用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它与大学所学专业无关,只要有从零学起的热情,也一样可以开创令人羡慕的事业。那么,在现实中,究竟有多少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相关或无关的工作,他们的专业特点如何?并且在两种情况下,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求职和就业状况是否有较大差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