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王永庆悲愤的情绪当中,还有另外一层令人难以觉察的缘由。两年半以前,也就是1988年初,当王永庆发觉大批中下游加工业者开始移向岛外时,他曾召请下游加工业者举办多次座谈会,恳切呼吁不要轻易前往岛外投资,以免造成业者四散的不利后果。当时造成加工业者外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台币升值以及工资上涨等。因此,针对新台币升值问题,王永庆主动向中下游客户作出承诺,由台塑集团吸收汇率变动所造成的价差,并以此减轻业者的原料负担,稳定其经营。
而在更早的1987年,王永庆还曾几次邀请下游加工业者及业界朋友至台塑大楼聚会,讨论下游业者外移的问题,并希望借此能够设法加以阻止。考虑到新台币升值对加工业者所造成的经营压力,王永庆主动宣布以当时新台币兑美元的汇率为基准,以后凡因新台币升值所造成的原料价差,全部由台塑负担。由于采取了这一措施,台塑当年营收利润减少的数额有150亿元之多。
除此之外,王永庆还决定在各方面向下游业者提供优惠,以便使其能够安心经营。台塑当时采取的定价原则和一般国际市场的定价惯例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当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时,厂商的外销价通常都低于内销价,借以促进外销。但台塑出于长远打算,坚持外销价比内销价高3~5%,并且一次定价连续3年不变。至今,台塑维持该定价策略不变,因为定价策略调整之后,台塑仍可维持一定程度的利润率。
应该说,企业获取合理利润是其有效经营管理的具体体现。对此,王永庆谦虚地说,他虽不敢自认此举对于下游加工客户已有所反馈,但以台塑所采取的调节措施确实足以证明,台塑对于业界未来的前景已经尽心尽力,并诚恳谋求补救之道。
王永庆担心的是,下游加工厂商大量外移的结果,终将会影响到岛内的石化上中游企业的经营结构。在台湾,下游加工业者不但和岛内中间原料厂商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纵使在原料供应方面有所不便而要向外采购,但还是碍于上述关系,最终也是要设法向岛内中间原料厂采购。在目前情况下,岛内中间原料厂商的业务还没有出现明显衰退,其原因在于加工业者外移后,由于当地工资低廉,其业务大为扩充,加上当地尚未有原料生产,自然继续保持和岛内的中间原料厂商进行交易。
但王永庆认为这种情况并非能够长久。因为不管怎么说,中间原料从台湾运到加工业者的外移所在地,运费将占原料价格的5~8%,加上海运船期甚难掌握,且货到当地码头还要等待转交陆运,时常因缺料而耽误生产。更为严重的是,在制造某种产品的过程中,厂商经常会突然发现还必须补充某种副料,如果要等从台湾补送过去,那么肯定会造成停工待料现象。在此情况下,如果当地有厂商生产此种中间原料,并可就近便利供应,那么以长远眼光来看,加工业者势必倾向于就近采购。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商业行为,并且可以预料的是,此一情形迟早肯定会发生在台湾中游业者身上。
“买也要吃,卖也要吃”,王永庆用这句台湾俚语再次来说明自己的意思。他说,生意双方都希望从交易中获取利益,因此,卖方在做生意时,除了考虑自己的利益以外,也必须同时替对方设想,让其感觉有利可图,如此生意才会长久。特别是对于原料的供应者而言,如果只求一己的片面利益,而不顾及下游客户经营上的需要,那么绝对无法追求到真正的最大利益。台塑在经营观念上一向坚信,唯有能够妥善兼顾客户利益者,自己才能从中求得最大的利益。
除此之外,岛内的外销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多年以前,有鉴于市场过度集中并非长久之策,岛内业界无不体认应尽其所能分散市场,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王永庆分析说,原因在于邻近各国和地区都是台湾岛内的竞争对手,当然不可能从台湾岛内进口加工产品。至于欧洲方面,一向对来自台湾岛内的加工产品设定限额,并课以高额关税。在这种情况下,台商虽竭力分散市场,但结果总难以如愿以偿,外销市场长期以来仍旧集中在美国,并未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