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节:职业经理人手记(26)

本土MBA典范:职业经理人手记 作者:丁力


"是的,都认识。"

"那我问你认不认识孔祥儒?"

"谁?"

"孔祥儒,孔老板。"

洗头妹肯定被问住了,连手也停了。

"是凤凰冈的吗?"洗头妹问。

"是的。"我回答得非常肯定。

洗头妹又开始洗头,但动作没有刚才有力,速度也一快一慢地不如刚才节奏均匀。

"嗳,阿萍呀,你认不认识一个孔老板?台湾的。"洗头妹大声地问着她的同伴。那意思不只是问那个叫阿萍的,而是向所有的洗头妹发出询问。所有的洗头妹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又摇摇头,没人知道。

我的心情已经彻底地好起来。我开始笑了,仿佛与人打赌赢了。

这时候,从里面出来一个比她们年纪都更大一点而且更漂亮一点,看起来更有见识一点的女人。女人笑着问我:"先生,你问的孔老板是我们凤凰冈的吗?"

我说是的。

她又问:"哪个厂的?"

我本不想这么快告诉她,想再考考她们,但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使我猛然意识到她不是普通的洗头妹,而是洗头妹的老板。我觉得不该再开玩笑,于是对她说:"就是前面宏大厂的。"

老板娘笑了,说:"先生你肯定弄错了,宏大厂老板我认识,而且很熟,他不姓孔,姓张,叫张国良。"

我不知道张先生是不是叫张国良,但我想老板娘说的应该是他。我问老板娘:"你说的那个张国良是宏大厂的吗?"

"是啊。"

"是不是高高胖胖戴个眼镜的?"

"是啊。"

"噢,你说张老板呀,我认识,每天骑个'大霸王'。"给我洗头的那个妹子来劲了,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嘴巴和手臂功能全面恢复。

洗头妹说得对,张先生确实是骑了个"大霸王"。

"他告诉你们他是宏大的老板吗?"我问。

"是啊,"洗头妹说,"这里谁都知道呀。"

现在是我糊涂了,孔祥儒不是老板?张国良是老板?或者他们二位都是老板,宏大公司是他们俩合股搞的?凭我的感觉,孔老板没有说谎,那就是张国良说谎。他为什么要说谎?仅仅是吹大牛还是有其他更大的问题?

12

第二天上班,我按时来到工厂。张先生早晨上班前将工人集合在一起,由他训话。看样子他天天如此,给工人训话时他不像台湾人,倒像是日本人,或者说我以前不知道台湾人对工人训话是什么样子,但日本人的样子我知道,电影电视里都有。

我可以不参加他们训话的,但是想想还是低调点,先给他面子,所以我也和工人们一起列队。他并没有向工人们介绍我,这也不能怪他,他该怎样介绍呢?虽说人不可貌相,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以貌看人的,所以我加入到队伍里,工人们并没有将我视为他们的同类,就像我第一天出现在恒基公司饭堂里时,工人也没有谁认为我是工人一样。所以也用不着张国良介绍。

训话完毕开始上班。我观察了一下,整个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道工序。第一道是备料,第二道是加工,第三道是装配。与恒基相比,虽然行业完全不同,但基本工序却惊人的相似,由此我就发现,几乎所有的加工制造业基本生产工序可能都是一样的。和恒基一样,宏大的关键工序也是在第二道工序,主要设备包括车床和冲床。车床要求精度高,车大了车小了都不行,冲床危险性大,弄不好会出工伤事故。第三道工序虽然设备并不复杂,但技术性要求最强。在恒基公司,对检验工的要求最高,眼神要好,判断力也要强,才可以从满满一板产品当中一眼挑出其中的次品。这里也如此,花鼓装紧了装松了全靠最后这道工序工人的手感。我一个工作面一个工作面认真看了,发现这个张国良生产安排基本合理,明显是个内行,比恒基公司的副经理懂行,文化素质也比那边的香港师傅高些,这从开工前的训话就可看出。

我来到写字楼,张国良冷淡而不失礼貌,随手一比划,说:"反正没人,随便你坐哪里。"我说行,"谢谢!"然后就在中间的一张位置上坐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