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要多有几个上市公司,"吴晓春说,"只要手中的上市公司多,就能不断地圈钱,运做起来也才保险。另外就是圈来的这些钱可以投资一些好项目,逐步改变整个集团的资产状况。手中的钱多了,甚至可以壮士断臂,把一些实在不好的企业关停并转。"
黄鑫龙不说话了,黄鑫龙在思考。黄鑫龙在思考的时候没人敢打扰。
黄鑫龙这样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说:"问题是上哪里搞那么多上市公司呢?"
吴晓春这时候注视着黄鑫龙,没有立刻说话,因为他不知道黄鑫龙这句话是自言自语还是问他。
"问你呢,"黄鑫龙说,"上哪里搞几个上市公司?"
"肯定不能在深圳,"吴晓春说,"深圳要想上市的公司太多,挤破头,不可能再给我们一个上市指标。"
黄鑫龙没有说话,也没有看吴晓春,这时候见吴晓春停下,便将脸对着吴晓春。虽然脸上的表情没有变,更没有出声,但吴晓春已经知道,这是黄鑫龙催他继续往下说。于是,吴晓春就继续往下说。
吴晓春说:"眼下上市指标实行的是总量控制条块配额。如果单纯从申请上市指标考虑,当然是去边远的省份和国家部委比较好。比如西藏,比如国家体委,比如国家民委,估计他们这些地方上市指标会好申请一些,因为竞争不会那么激烈。但是如果从长远的发展考虑,还是选择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好,而现在的发展又相对滞后的地方,比如沈阳,比如武汉,比如西安,老工业基地,就是动作慢了半拍,如果我们去那里开辟阵地,首先在观念和操作手段上就占了便宜,发展得好,可以就地上市,即使最后没有申请到上市指标,也可以建立成为集团公司新的基地和利润增长点。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吴晓春最后这一句话黄鑫龙爱听,黄鑫龙要的就是万无一失。
黄鑫龙终于笑了,尽管笑的幅度不是很大,具体地说只是眼睛笑,而嘴巴并没有笑,如果不注意看,甚至就看不出来他是在笑,但是吴晓春还是看出来了。黄鑫龙就是这样微微透露一点笑意说:"好,你尽快整理出一个报告,直接送到我这里来。"
吴晓春感觉自己的机会真的来了。说:"是,我现在就去准备。"
其实,吴晓春根本就不用"准备",报告早就写好了,就等现在这样的机会呢。但是,吴晓春没有说报告已经有了,而是说要去准备,这说明吴晓春这段时间思考看人看社会已经有了收获。他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将来李惟诚他们知道的时候,可以解释为是主席自己看了报纸上的文章之后吩咐吴晓春写的报告,而不是他吴晓春事先写好了就等着这个机会的;第二,说现在去准备,并且很快就"准备"出来了,可以在老板面前显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三,报告要是得到肯定,还可以乘机给老板戴高帽子,说是按照老板的意思整理的。当然,报告上没有写"老板",而是写"主席",可见,吴晓春喊黄鑫龙主席是早有计划的。
第二天中午,当吴晓春把报告交到黄鑫龙手上的时候,黄鑫龙确实是吃了一惊。
"这么快?"黄鑫龙问。
"现在是电脑写作,比手写的快。"吴晓春说。
吴晓春这样说听起来是谦虚,其实暗中向黄鑫龙说明:我是懂电脑的。而在黄鑫龙看来,懂电脑就是懂高科技,印象自然要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