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柳传志新题:水在水中

商帮战国策:中国商帮新势力之崛起(1978-2008) 作者:张翼


当联想跨越20年,柳传志心头添了一份沉甸思考——如何以系统思维推进公益事业?尽管,这是个老话题、新命题。但是在以前,联想没想透彻,行动上也不成体系。

揖别20年,“联想系”有了自己的“公益日”。之后,选择了西部捐教的常态方式,冀望以此重构西部孩子的前途命运与心智模型。三年过去,“联想系”基于公益的反思与努力仍在延续。

“在联想,公益无小事。”联想控股副总裁唐旭东对这句话感受至深。

1990年,唐旭东从机关下海,加盟联想。时年正逢九江洪水肆虐,中科院发文号召联想员工踊跃捐款。当年,柳传志在香港公干,特意嘱咐秘书将捐款清单传真过去。一看捐款清单,柳传志非常生气,随手在传真件上批示:国家遭灾、匹夫有责。捐款人数太少、数额太低,重新捐款!柳传志的批示在联想上下引发不小震动与反思。

初涉职场的唐旭东第一次领教了柳传志的“脾气”,也感悟到了联想企业文化的“非比寻常”。从那以后,联想上下任是谁均不敢轻漠公益。“复盘思维”源于柳传志,而今俨然联想的行动指针,公益行为自然不例外。所谓“复盘”既是反求诸己、检视自身,同时也是有效的过程监控。2005年开始,联想控股尝试自己管理公益资金,并从公益目标选择、标准把握、过程监控等方面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公益行为、必做于细。唐旭东承认,“至今为止,联想的公益活动还很难说形成了独特个性。”

北京大学何志毅教授曾经郑重其事地提问柳传志,“大概是从什么年份开始你不考虑物质而只是在乎精神追求?”柳传志略一沉吟,答曰,“联想的事业打到香港那年”。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

虽然,那年代的柳传志已经有了淡漠功利、重视公益的强烈意识,但是,联想集团员工的群体认知显然还没“与时俱进”。换言之,那时代的联想人做公益多少还是有被动的成分。

在中国企业家集会的一个公开场合,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大声疾呼,“中国企业家整体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不大”。若论社会责任的履行,中国企业家茫然且恍然。一位慷慨散财的企业家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过一句心里话,“我做公益,为的是抵偿原罪,求得内心安宁”。对于这位企业家来说,做公益,是为了硬性驱逐内心的原罪恐惧。其实,近年以来,许是仇富心理作怪,公众对于企业家公益动机的质询,从来没有减弱。因为,商业野性的过冲导致企业公民实践的极端功利,传统商业活动多数时候恰恰让企业遗忘了匡扶弱势、修己安人的社会角色扮演。

柳传志是公认的中国企业“领袖”,联想也被看作“领袖级”中国企业。何为企业“领袖”的气质与素质?发展、责任、使命。

如果说,截至2004年,越界并购的联想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发展问题,那么走过20年的联想注定要担负更多的责任与使命。2004年以前,联想做公益多为匹夫尽责、锦上添花,现在则随需而动、雪中送炭,把有限的财力投放到最有需求的地方。公益计划的最重要要素不是预算或者行为抉择,而是理念。为此,联想控股制定了“系统设计,长期坚持”的原则。这意味着公益活动已经纳入联想系的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它将像制定业务发展战略和总体预决算一样,每年要制订出年度公益规划,使公益活动进入到系统规划与实施的阶段。宏观来说,公益将成为联想一项长久的事业,持续进行;微观来说,针对具体的领域和重点的公益对象,进行相对长期的投入,做出规模、做出成效。

联想20年之时,柳传志制造了一个新颖名词——水在水中,以此警示联想人当以感恩之心反哺社会。2006年5月16日,柳传志在中科院大礼堂举行的联想控股誓师大会上发表《联想的社会责任》报告:“要像经营百年老店那样去做社会公益!”联想系的公益行为开启了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公民的郑重命题,也为富裕起来的中国企业供应了一个以惯常方式深层次拷问自身的真实案例。在商言商的名利争逐一度泯灭人性的真挚,且看中国企业如何将社会责任履行铸成心智永恒。

商业竞争的新指向:纯正公益行为。价值观、公益观理应成为企业的新诉求。商业的厚重正是因了在功利与公益间的游走与谐调。未来,中国企业的价值诉求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异质特征将不断凸显,社会责任意识也会更多地伴随企业并影响其经营行为。

2006年,柳传志开始有意识地呼吁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尽所能“让社会的空气湿润起来”。这是一种呐喊,也是一种责任承担的郑重宣示。

中国商界,偶像鼎盛。韦尔奇、郭士纳、迈克.波特、德鲁克、大前研一面目如昨,他们的书籍仍在施布中国商界、启智中国商人。尽管,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韩式商道”也曾澎湃过中国商人的心扉,但集总来看,劲健“西风”导引中国商界思维,确是不争的显态事实。然而,开门揖拜的直接后果可想而知,“神化”之后是“神话”。

当“先抢资源后管理”成为中国商界的群体意识,中国商人对西方管理典籍的集体膜拜也就不足为奇,只是在洋为中用、破解当下的推演过程中,不期然步入备术乏道的警戒区域。柳传志是中国商界的翘楚与榜样,他怎样积聚商道真谛?口口声言欣赏盖茨,推崇韦尔奇,敬重施振荣,但柳传志居于私宅耐心研读的却是刻意购进的全套《清史》。一言以蔽之,“因人设事”四字道尽柳传志治企之精妙与精髓,看似与现代管理哲学错置、相悖,实则另有玄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