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习惯三:做事有计划(4)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养成教育序列化训练方案(节选) 作者:林格


一是时间规划的制定。

首先要保证日常的基本需求,其次才能谈得上对事情的安排。时间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也要注意紧凑。

二是保证孩子的睡眠。

孩子现在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时期,无论做什么计划都不能以破坏身体的正常发育为代价。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帮助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以更好更快地完成计划的必要前提。

三是孩子对时间的安排有模糊的地方,父母或者老师要帮忙。

由于孩子对一些事情的时间需求量不是十分清楚,这样制定出来的计划不见得就十分合理,因此需要父母或者老师帮助,以使时间的安排更加合理。

(2) 教孩子学会合理计划

一是对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如每天用半个小时写作业、在一个星期内学会某种家务等。

二是有所准备。既要有心理的准备,如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目标的自信等,也要有必要的物质准备,比如学习做菜要提前买好菜、准备好调料等。

三是有具体的措施和安排。在某一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措施,最好有明确的安排。比如孩子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么周一到周五除了上课之外,还要抓好早自习和放学回家后的时间。早上可以背诵、记忆基础知识,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还要安排出玩和劳动的时间。周末应该做一次小结性的复习、做作业和参加课外活动。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还可以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文体活动等。

(3) 监督孩子严格执行,按计划办事

虽然孩子制定了做作业的计划和花零用钱的计划,却还是会作业写到一半就跑去看动画片,或一冲动花光所有的零花钱。是的,他计划了,这是好事。可是,制定了计划不去执行,等于没有计划,甚至比没有计划更糟糕。因为这样很可能让他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缺乏执行计划的行动力。这就需要父母监督孩子执行。

监督孩子执行计划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是必须完成。

计划制定完了,必须执行,不能放在一边不管。“完成”是一种意识,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自己所做的事情画上句号,又要保证较好的质量,也就是“干得漂亮”。

如果孩子制定了计划,却不执行;或者计划执行了一半就不再坚持,这时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当孩子完成了一项计划,父母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是严格按计划办事,在诱惑面前保持冷静。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大儿子詹姆斯20岁时独自去欧洲旅行。回家之前,他看到一匹好马,便用手中余下的钱款买下了它,然后打电报给父亲,让他快点给自己汇旅费来。结果,父亲给他回了一个电报:“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碰了这个钉子,詹姆斯不得不卖掉马,买了票回家。从此,他懂得不能随便无计划地乱花钱。

三是可以适当调整计划。

计划的执行虽然要求严格,但不等于呆板地执行。在孩子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或遇到突发情况,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求时间安排有弹性的原因之一。

(4) 让孩子学会每日小结

“一日三省”是很必要的环节。因为反省容易让孩子发现自己执行计划时的遗漏,清楚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小结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两种:

一是睡前十分钟小结。结束了一天的生活,躺下来静静地想一想:我今天做了什么?是否完成了阶段计划的目标?今天有进步吗?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呢?明天还要继续坚持吗……

二是写日记进行小结。把计划制定、实施情况、心得体会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计划完成了,孩子会发现自己又多了一笔财富。

3. 训练和评估表格

表格使用方法:“选择目标”、“自我检测”部分由孩子自己填写,“父母评测”由父母填写,“班主任评估”由班主任填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