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雄盛会,识见超人

财富清华:聆听智者之音 品读成功之道 作者:唐杰


主持人:刚才潘先生说自己是绿叶是太谦虚了。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想知道,以您的经验,应该怎样评价中国IT和信息业的发展?您对IT产业的未来预测是什么?

潘爱华:中国的IT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年之间,经历了两次大的泡沫,2000年的时候电子商务就是互联网的泡沫很严重,这个行业发展达到顶峰时,在2000年的4月份。北京几乎每周都会举行很大型的国际IT会议,有时一周有十几场关于电子商务的会议,后来不到半年泡沫就下来了。然后到2001年的9月份,电信业的泡沫也崩溃了。经过了两次大的泡沫,理性了很多,但仍然是“朝阳产业”。我觉得IT产业其实是个融合产业,像刚才主持人说到的,和石油石化,和其他行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很多非IT专业的人士都能够进去并且有很多的成就。

现在中国的IT产业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了,占到GDP的百分之十多,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工业产业,它是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它不受专业的限制,我想在校不同专业的同学都有很大的潜力。就未来的趋势来说,一是这两年的汽车工业发展以后,很多跟汽车工业相关的电子技术需要人去做。另外一个是数字电视,这个我们国家在2008年以前要有相当的发展。现在在几个大的城市开通了数字频道,也是我们能一显身手的行业。再一个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虽然目前还看不清楚,但革新浪潮肯定是会来的。我想我们的同学在这些领域都能有所发挥。

主持人:刚才陈学长说到光标阅读机,其实大家非常熟悉,它跟我们每次考试都会做的涂卡有关,您能说一下在光标阅读机制造过程中,也就是您创业时候的环境吗?

陈升:我在学校时的情况和现在可能有点不一样,现在的学校整体氛围十分支持学生创业。我上学时本科毕业后面临很多的选择,除了分配工作的,选择出国和读研的占了多数,大的趋势是这样。我当时是没有参加毕业分配的,我父母就很生气,说清华的怎么会没有参加毕业分配呢?我父亲第一反应是“不参加毕业分配,将来你的医疗劳保谁管?”实际上我当时也没有多想,不知不觉开始了学生时代的科技创业。

其实就是说这个过程中,有点体会到清华人的风格,傻理笨理都是件好事,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想太多。认准了就去做,不要顾虑太多,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凭韧劲,认真做一件事情总会有收获。创业就是步入社会的新起点。当时一起在中关村创业的有二十几个清华人。后来出来建立世纪互联的原因是中国的考试系统就那么大市场,要想做大还得寻找新的更有潜力的行业。我们从1995年开始做,1996年成立世纪互联公司,到现在是8年。当时的创业环境就是这样,现在整体的氛围都很支持学生创业,学校有各种创业计划,社会上有各种资金提供支持,今天的大学生是市场中一个很重要的因子,很多企业都很重视。现在回来看到学校和老师都非常支持创业,也感到你们的机遇很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