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 子(1)

企业未来生存法宝 作者:邓正红


天苍苍,野茫茫。

西风中,几只草原雕盘旋在秋季的天空。一名少年翻身下马,从马背上取下一张足有五石的硬弓,右膝跪地,左手稳稳地拖住铁弓,没有丝毫的颤抖。他气沉丹田,运气于右臂,大喝一声,百余斤的铁胎弓被他拉了开来,“嗖”的一声,箭破风而去,只听空中一声悲鸣,一只灰色大雕落了下来!

这种灰色大雕非比寻常,双翅展开足有两丈多长,羽毛坚硬如铁,力大无穷,凌空扑击能够将一匹膘马生生抓起,就连有经验的草原射手也无法将它射下。

此刻,少年面无表情,第一箭才刚射出,伸手就取出第二支箭,弯弓搭箭嗖地射出,只听又是一声悲鸣!少年脸色依旧平静,他突然站起身来,连跑数步,凌空跃起,身体如大鸟般在空中舒展,弯弓如满月,箭出如流星,嗖的一声射出了第三箭。那箭矢射中一只大雕的颈部,余劲未消,带着那大雕的身体向后飞去,噗的一声射中第二只大雕的腹部!动作连贯舒展,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一箭双雕,神射!

少年端坐于马背上,迎着西风,挺拔的背影如一尊不朽的雕像,豪迈的笑声在旷野回荡。

后人有首《观猎》赞此少年,诗曰:“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你道此少年是谁?他就是南北朝时北周名将长孙晟。长孙晟智勇双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箭术尤其出众,无人能敌。史上相传的“一箭双雕”典故,就讲的是他。《北史?长孙晟传》记载:“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枝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当时,中国北方屡遭突厥人侵扰。为了安定突厥人,北周朝廷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了突厥王摄图,长孙晟就是护送公主去完婚的大将。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摄图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突厥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突厥人早闻长孙晟的威名,请他表演射箭绝技。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线。只听得“格勒勒”—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好!”大家一齐喝采。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连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雕射下来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来了。

长孙晟的射箭绝技让突厥人折服。在突厥居住期间,许多突厥少年纷纷上门拜师学艺。经长孙晟精心调教,一批突厥神射手横空出世。长孙晟的射箭绝技集中在三个核心要领,即蓄势、弯弓、放箭。以射雕为例,雕是动物中的猛禽,肉却不太好吃。射手本领如果达到了射雕境界,其射箭的内外功力就属上乘了。所以射雕者的用意大多不是为了打些野味解解馋,而是暗地里一个个都憋着把子劲想展示自己的英雄气概。

长孙晟的射箭三要领可作如下诠释:

蓄势——看到空中的大雕,先不急于射,而是瞄准目标,张弓搭箭,运气蓄力,待时而发。这叫以静制动;

弯弓——舒展双臂,将蓄积的内力运转弓背上,搭稳箭羽,拉满弓弦,成千钧一发之态。这叫以内制外;

放箭——把握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箭射出。能否射下雕,这是对前面“蓄势”、“弯弓”的全面检阅。这叫以矢制的;

长孙晟的射箭三要领具体分解为十一个动作,号称“长孙十一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