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方策动李鸿章搞广州独立

辛亥往事 作者:李刚


刘学询是广州香山人,他少年时代就在科举路上荣登甲榜,回到广州后成地方大绅士,交结权要,势倾一时,有“土豪”之称。1895年春天,孙中山于在广州创办农学会,因为他也比较注重纳交于政绅各界人士,在农学会发起人名单中,颇不乏人,刘学询也准备加入。孙中山与刘学询往来很多,很清楚刘学询平常就有非常的志向,孙中山想与他一起商量起义大计。但是刘学询心里其实是一种帝王思想,他不了解欧美的民权学说,在与孙中山的多次商谈中,他都是以朱元璋、洪秀全这些人自命,而把孙中山比作徐达、杨秀清。孙中山觉得他思想陈腐,合作的可能性基本没有,遂渐两个人也就疏远了。到了1895年广州重阳节起义,刘学询事先也知道点大概,曾经对孙中山说,这时候正是政府收缴饷银的时候,并且为数甚巨,可以搞来作为起义的军饷。起义失败之后,刘学询与孙中山两个人好多年不通音讯。

到了1900年夏天,在日本流亡的孙中山忽然接到刘学询从广州发来的一封信,上面说,因为北方闹拳乱,两广总督李鸿章欲搞广东独立,想让您来协助他,请您火速来广州咱们一起干这件事情。当时的孙中山正在筹划在惠州搞一次新的军事起义,他不信李鸿章能有这样的政治魄力,但是如果此举成功了,也算是中国的大局之福,所以就不妨一试。孙中山就带着杨衢云、日本人平山周、宫崎寅藏等人乘法国轮船来到香港,抵港之日是1900年6月6日。先是何启、陈少白通过香港总督卜力斡旋,劝李鸿章乘机宣告广州独立。李鸿章幕府中的刘学询、曾广铨两人也极力从旁怂恿,刘学询听说孙中山将要到达香港,就准备派出安澜号兵船来迎接,邀请孙中山、杨衢云二人到船上开会,孙中山通过香港方面的革命同志得到情报,知道李鸿章这个时候并没有下定决心,并且他的幕僚还有可能设陷阱诱捕孙、杨的计划,甚至有人说刘学询就是这个计划的主谋,所以孙中山就不想冒这个险去广州,仅仅派了日本人宫崎寅藏跟着刘学询乘坐安澜号兵传去了广州,全权代表自己洽谈一切相关事宜,而孙中山自己则乘船到了法属西贡。宫崎寅藏到广州之后,住在刘学询家里密谈了一夜,刘学询转达了据说是来自李鸿章的意思,是说在各国联军没有攻陷北京之前,不便有明确的表示。宫崎寅藏失意返港。

不久,联军攻陷了北京,清廷发出电报召李鸿章北上主持议和,还特别派上海招商局的安平号轮船来广州接李鸿章,朝廷的意思就是请李总督立即出发。李鸿章最终决定北上。船过香港时,香港总督再次提起广州独立,李鸿章坚决不答应。刘学询、曾广铨当时也是随行人员,陈少白还登上安平号拜访了刘学询,刘说李傅相意志坚决,无法劝阻。惠州革命军起义时,孙中山在台湾,他听说刘学询独自留在了上海,没有随李鸿章北赴天津,就派日本人平山周持自己的密函到上海找刘学询求助巨款,并邀请他与自己合作。原信件后来就存在了平山周手里,部分内容为:

今特遣深信人周君平山(即平山周)来见足下,面托足下主持内局,先立一暂时政府,以权理政务。政府之格式,先以五人足矣,主政一人,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故称谓由足下裁决。其余内政一人,外政一人,财政一人,此三人由足下择人当之。弟意以杨君文(杨衢云)优当财政,李君伯(李纪堂)优当外政(未知此人与公同气否),盛宣君(盛宣怀)足当内政,兵政一人弟自当之,先行攻取土地,然后请公等来会也。外局则宜先发代理使职人于外国,此等人弟自能择之,如何容(何启、容闳)皆可各当一面也。今日事机已发,祸福之间不容发,万无可犹豫,且清廷和战之术俱穷,四百州之地,四百兆之人,有坐待瓜分之势,是可忍,孰不可忍。……即速代筹资百万交周君汇带弟处,以便即行设法,挽回大局,而再造中华也。

 弟长雄(高野长雄,孙中山别号)谨启

平山周见到了刘学询,表达了孙中山对刘的推戴之意,但是刘学询一番虚与委蛇,平山周一无所获,发出电报向孙中山汇报了这个结果,孙中山于是从台湾乘坐日本轮船来到上海,轮船当时的停泊在黄浦码头,他让平山周约刘学询到日本轮船上相见,刘学询托故不去,平山周再三强求刘学询才上船。孙、刘两人会谈了几个小时,但是最终也毫无结果,从此之后刘学询与革命党人也不再发生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