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陈天华的蹈海真相

辛亥往事 作者:李刚


以《猛回头》《警世钟》,以及蹈海报国彪炳史册的陈天华,到底是革命党人,还是维新改良派?他为什么要在日本跳海赴死?孔祥吉、村田雄二郎、杨天石几位历史学家为后人读懂先烈,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

陈天华是湖南新化县人,1875出生,15岁那年就到省城长沙就入岳麓书院学习,后来又被选派送入省立师范,1903年再被湖南省公派为留日学生,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师范专业。但是陈天华抵达日本仅仅几个月,就发表了《敬告湖南人》《论湖南官报之腐败》《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以及《猛回头》《警世钟》等揭露清政府腐败、鼓动革命的文章。陈天华虽然倾向革命、扬言革命,但又认为革命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条件下不会很快发生,国难在即,只有以和平的方式推动国内改革。于是他打算回国参与改革,并在梁启超的支持下,计划向北京提交《要求救亡意见书》,向清廷请愿,立即实行宪政,以救危亡。他本想用留学生全体名义上书清政府,但是遭到黄兴和宋教仁的坚决反对。 

1905年,孙中山来到日本,与黄兴一起组织成立了新的革命团体同盟会。当年11月2日,清政府为在留日学生中抑制革命风潮,与日本政府经过多次交涉,最终日本文部省发布了所谓的《清国学生入学之公私立学校规程》,严格管束在日中国留学生,又称《清国留学生取缔(管束)规则》。这个规则内容很多,主要有三条:第一是中国留学生要在清政府驻日公使和日本学堂登记,留学生的活动事项、地点都要登记在案;第二是在日本通信要登记,给国内写信也必须登记;第三不准住到别处,只能住在学校宿舍。试图对留日学生的言论、结社、居住及通信自由进行限制,规则引发了广大留学生的不满,发布之初,中国国留学生总会会长杨度给驻日公使杨枢写信,希望使馆与日本政府交涉,修改“取缔规则”若干条款。杨枢高度重视,因为日本是中国官、私费留学生的最大输出国,他害怕局面失控,于是致函日本外务省,提出修改请求。但日本政府没有接受,相反还对规则的落实时间进行了规定:“限令每个留学生在该月二十九日前呈报其原籍、住址、年龄、学历等,若逾期不报,则对该生不利”。

留学生抗争运动继续高涨,并出现不同派别:以宋教仁、胡瑛、秋瑾等人主张全部留学生罢课,要求文部省取消规则,否则立刻全体归国,当时留日学生大概有8000名之多。他们还对留学生会长杨度采取坚决反对的立场,认为他和驻日公使杨枢一起破坏抗争运动,甚至有人主张要杀“二杨”。但也有人不主张采取归国等斗争手段,即使在革命党人中间,也有汪兆铭、胡汉民等人认为不应因小失大,应卧薪尝胆,忍辱求学,学得本领,以图自强。陈天华对这种过激行为是不赞同的,但看到反对的人多,基于团结的目的,就用沉默来对应。

 1905年12月7日,《朝日新闻》发文,认为中国留学生对文部省规定多有“误解”,甚至说中国留学生是“乌合之众”,“清国人特有的放纵卑劣之意志,其团结亦会十分薄弱”。陈天华非常清楚留学生的实际状况,其中有大量的顽劣之人,不少人在日混迹,却只是为了混个名头,连日语都只是没学到只言片语,在某种程度上,陈天华可能认同了《朝日新闻》的说法。但是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同胞怒其不争的基础上。陈天华悲愤交加,决意以死去唤醒国人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当天夜里,他在宿舍开始写《绝命辞》,室友以为他在为《民报》写稿,就没有在意,陈天华奋笔不辍,写好以后,小睡片刻,12月8号凌晨,他起床后稍微进食,就向室友借了两块钱出门,陈天华此去再也没有回来。他义无反顾地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时年30岁。 

陈天华赴死之前,向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的湖南老乡杨度寄去了生命绝笔《绝命辞》,但是杨度没有收到这封信,信件落在了革命党人手中。

陈天华之死,对留学生反对取缔规则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宣读陈天华的《绝命辞》时,“听者数千百人皆泣不能仰”。参加者一方面愤恨日本欺凌弱国国民,一方面对清政府及其驻日公使痛恨更甚。陈天华之所以把《绝命辞》寄给杨度,而不交给宋教仁等人,因为他虽有革命思想,但是与宋教仁等人还是不一样的,陈天华并不把清政府一定视为“满虏”, 并且他在《绝命辞》中也说自己“重政治而轻民族”。他还这样说道: 

“愿我同胞养成尽义务守秩序之国民。当今之弊,在于废弛,不在于专制。欲救中国,惟有开明专制。呜呼!我同胞其勿误解自由。自由者,总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我同胞其听之耶?呜呼!愿我同胞其听之,其听之。”

 以此来看,陈天华在思想上是激进的,但是在行动上很可能更接近梁启超,很难想象哪个激进的革命者会有搞“开明专制”这种想法,并且认为“欲救中国,惟有开明专制”。至于他慷慨赴死的原因,陈天华说得很明白:“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而死”,陈天华想以生命的代价惊醒同胞:“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而皆放纵卑劣,即中国真亡矣。”“原重自修,不重尤人。”

 所以,陈天华的死,并不是为了抗议日本,甚至不是因为清政府,而是为了“死谏”同胞,换句话说,是同胞将陈天华推入了东京大森湾。同他的很多激烈的同胞不同,更多的人是从改良走向革命,陈天华是从革命走向改良。“所谓革命家也罢,维新派也罢,都是后世学者给他们带上的桂冠。”1906年7月11日,长沙学生与各界数万人,为陈天华举行公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