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实施策略错误
实施策略的失误是一种方法论上的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贪大求全:总想一步到位,摊子铺得太大,顾此失彼,结果到不了位。
先难后易:没有采纳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上来就打攻坚战。比如有人选择先实施BOM,觉得这是最关键的。但问题是,实施BOM所需要的很多基础数据是要从其他模块中来,这些基础模块不到位,实施BOM就很困难,所以还要遵循ERP123的原则,退回到基础的进销存管理。如果一上来就试图解决难题,就会碰钉子,受打击,进而丧失了信心,没积累到经验反倒积累了教训,这种惨痛的教训会让你害怕ERP,远离ERP。
缺乏统筹:工作安排缺乏统筹,前后衔接有问题。有的项目做了一半进行不下去了,原因是前一道更紧急的工序没做完,后面只能停工等待了。这种缺乏统筹安排的策略失误也经常会导致一个项目的失控,至少也会导致工期的拖延。
估计的错误:对项目工作量估算不足,没有留有余地,经不起节外生枝,某一环节耽误引起连锁反应,延误整个工期。
盲目赶工:快并不总比慢好。我非常反感有一些项目盲目赶进度,应付上级检查的做法。这些项目后墙不倒,一定要赶到某一天验收,所以就盲目地赶工。有时候慢反而把握大一点,一味地追求速度,难免会因为速度而忽视质量。然而,欲速则不达,等发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再返回来,就会造成项目失控。
3. 过程监控不力
有的企业领导人把一把手工程做成大撒手工程、交钥匙工程。他们想:反正我又不懂,就交给懂的人去干,到时候你给我一个结果就行了。这种大撒手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授权,是项目管理的大忌。因为从项目开始到产生结果是一个很长的中间过程,这过程中有太多的岔道和歧路,所以,过程监控的作用就是及时把项目从岔道和歧路上拽回来,使其重新走向正轨。如果缺乏这个环节,那么,当企业领导发现项目走向歧途的时候就为时已晚,无能为力了,项目已经陷入失控状态。
所以,企业高层对项目阶段性的评审非常重要。高层哪怕对ERP不懂,也要经常过问。同样,项目组也要阶段性地主动向高层汇报项目进展状况,让他们了解每一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果高层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就可能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哪天可能会因为项目结果与其所预期的强烈反差而暴跳如雷,拍案而起。
过程评审是最常见的过程监控手段,目的是阶段性地检查项目是不是偏离了目标,过程的中间结果和预期有什么差异,如果出现差异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纠正和弥补。因为IT项目的中间结果是无形的,所以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才能对中间结果给予恰当的评价,这就给阶段评审带来一定的难度。
阶段评审不力的后遗症就是容易把错误的东西投入复制。一旦错误的方案被实施发布,再修复的代价就会很高。一个有潜在问题的东西,你复制得越多,潜在的危险就越多,纠正或修复的成本就越大。微软的Windows设计缺陷导致冲击波病毒,为修复这个缺陷,微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经常看到某款汽车因设计缺陷被厂家招回,这个招回的成本也是高得惊人的。所以,把有缺陷的方案投入复制,会导致项目的运行处于不可控的发散状态,是非常危险的。
4. 逃避问题,鸵鸟战术
鸵鸟战术我也强调过多次,项目成员或项目经理因为担心受批评或责难,就把问题藏着掖着,等到实在兜不住的时候爆发出来,就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的会导致项目失控。有很多项目经理采取息事宁人、和稀泥的绥靖政策,过分讲求和谐,总在粉饰一团和气的太平景象。对项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因为怕得罪人、怕受指责而视而不见,使得问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越积累越严重,到了爆发的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项目进行的关键时刻需要高层领导出面推动或作出决策,项目经理总是找不到领导,或者怕耽误领导更重要的工作,把事情一拖再拖,使得整个项目组处于低效率的待命状态,使项目推动不力。所以,有问题及时暴露,有矛盾及时化解,敢于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是项目经理必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