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驾驭更聪明的人(1)

搜主义:Google持续成长的秘密 作者:张远昌


大凡成功地创办一家新企业的人,至少有一部分动机是如此,他们感到要是不一试身手,心将抱憾终生。

—— 马克·麦考

在互联网热潮中,几个懂技术的人扯一杆旗建公司、自任掌门人是一个普遍现象。而Google却将掌门人的位置让给了别人

凭借其出色的网络搜索服务,Google的名声越叫越响。2000年,随着互联网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科技股跌入谷底,佩奇与布林两人都深刻体会到: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尤其在互联网如此惨烈的发展环境下,必须有一位高超的管理老手来掌舵Google,使其顺利航行,并不断扩展成为互联网领域新的航空母舰。虽然两人亲密协作,共同分担公司所有的角色。但是,到了2001年,Google面临发展危机,需要一个更严格的公司结构体系,一位业界高手。他们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将Google打造成一家能够赢利的公司。

写到这里,Google的另一位主人公——施密特也开始登场了。

一个人要成功,到底是需要运气还是底气?这实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来说,这个问题可以变得非常简单。似乎运气和底气都成为了他的好朋友。这一切,都是因为Google。

在IT业界,2005年已经49岁的施密特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其经历之丰富,堪称“业界老狐狸”。首先,他的背景无懈可击: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师学士学位,同时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教育、学术和理论上都是一流水准。其次,他入行起步的经历也十分诱人:毕业后,首先任职于美国齐格洛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前者是IT业内著名的Z80系列CPU的设计公司;后者是“电信业巨子”贝尔的研发基地,近百项科技专利的拥有者。还在IT业的技术圣地—— 施乐(Xerox)PARC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担任过研究工作。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别人苦苦寻觅机会的时候,埃里克·施密特却几乎被“硕大”的机遇一次次淹没。1983年,施密特加盟Sun,先后担任首席技术官和CEO。在他任职期内,施密特领导开发Sun独立编程技术平台,将Java从公司的一个研发者的失意作品,变成Sun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市场武器!他积极推行网络软件战略,为Sun在20世纪年代初的高速发展打下基础。1997年,施密特受雇于Novell公司,任公司主席兼CEO,主管公司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研发。虽然,施密特很快将Novell重新打造成一个赢利的公司,也被不少媒体称为是他给予Novell第二次生命。但是,Novell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借助于互联网泡沫的光。随着泡沫破灭,Novell重新陷入巨额亏损的境地。就在他离开的那个季度,Novell亏损亿美元。施密特向投资者承诺,他会在2001年年底扭亏为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