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数据足以说明Google对搜索引擎的超强影响力。2000年,Google处理的搜索请求还不足总量的1%,目前则已超过50%,在顶峰时期更加达到75%。Google也由此促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据德意志银行证券公司预计,到2005年,搜索引擎市场可达到48亿美元。
另外,Google与微软一样拥有对技术的狂热,这同样是一家领袖企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Google是一家有理想的企业,在发展初期对销售文化相当轻视。Google的文化就是“技术领先”,整个公司以对技术的“传教士精神”而被人熟知,在这种精神指引下,Google追求与分享价值,也就是他们所标榜的“不作恶也能赚钱”,有利可图但并非惟利是图。
在一定程度上,Google是家反商业的公司,这似乎违背了商业哲学。但由此却赢得了无数用户。技术实力使得Google有足够的底气作出自己的决定:坚定不移地拒绝在主页上做广告或链接到其他网页上。在网络泡沫时期,他们蔑视营销。他们通过口碑树立了自己价值达20亿美元的品牌。
不过,是公司就得赚钱,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尽管佩奇与布林确信Google的技术是搜索历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但对于如何将该技术转为商业运行,两人陷入了茫然。当一家竞争对手在搜索结果中出售广告并大为赢利时,Google也开始了在搜索结果中加入广告的尝试。搜索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为Google带来了大批的广告用户,受到了广告营销商一浪胜过一浪的追捧。
现在,Google已经像微软一样树大招风了。它在全球遭遇了许许多多的官司,更有雅虎、微软等竞争对手的挤压。不过,用户则希望Google能够坚持自己的文化,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无论Google未来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它都是创新者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最近一段时间,坊间纷传Google即将推出即时通信软件以及网络浏览器,甚至操作系统……Google正在试图逐渐入侵微软的领地。当新旧霸主同质化到一定程度,在同一个战场上厮杀争夺霸主地位时,谁能执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