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5 未来的野心(1)

搜主义:Google持续成长的秘密 作者:张远昌


两个人都会制造鞋子和帽子,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在每一行业都处于优势,但是,在生产帽子方面,他仅能以1/5或者说20%的优势超过他的竞争者,而在生产鞋子方面,他胜出对手1/3即33%;为了双方的利益,何不让这个具有优势的人专门生产鞋子,而另一个处于劣势的人专门生产帽子呢?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年

打开Google这只魔法盒,总有令人惊喜的创意释放出来。

自2004年8月上市之后,Google一直展现着不安的创意,尝试将其商业模型拓展到新的领域。如2GB电子邮箱、世界最大网上图书馆、Google新闻、视频与音频搜索、社群网站,等等。现在,观察家们调高了对Google的预期,预测Google浏览器、Google操作系统也将在不久后面世。

开发浏览器与操作系统

“Google要推出自己的浏览器了。”这一消息很早就在坊间流传。当然,传闻未必就是不真实,因为低调、神秘的Google总是习惯了先做后说。据说,Gmail邮箱先在Google内部测试了半年才正式推出,而在2005年4月1日公布时许多人还以为只不过是愚人节的一个笑话。因此,说不定Google早就在秘密开发浏览器,现正在内部测试也说不定。

就商业竞争生态的角度而言,Google开发浏览器可能是缘于对未来的恐惧。因为如果微软在操作系统里集成搜索功能,或者浏览器将集成搜索功能,那么,Google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Firefox曾在其浏览器中内置了一个搜索箱,这让Google提高了警惕。虽然这一功能的默认引擎是Google提供的,但它也可以是雅虎、MSN或者其他厂商中的任何一个。

上新项目,最重要的是人才。在Google全球疯狂的揽才计划中,许多浏览器开发人才火线加盟Google,这当中包括4名来自Internet Explorer开发团队的成员,也包括Joe Beda(Microsoft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的图形子系统Avalon开发团队的主持者)、Joshua Bloch(Sun公司的Java领导者)这些硅谷公司你争我夺的人才。难怪比尔·盖茨要警告他的雇员们“小心这些家伙”了。

当然,仅就这些判断Google要开发浏览器,理由显然不够充分。2004年4月,Google注册了域名,并聘用了Mozilla Firefox浏览器的主要设计师Ben Goodger,免费浏览器Firefox曾让微软大吃苦头,其首席开发人员Goodger也上了微软的黑名单。

魔幻般的技术和创新让Google成为一家世界级的公司,而Google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来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开发浏览器等软件,已经成为Google内部工程师们的主流意见。Google的4人技术顾问委员会成员杰非·乌尔曼(Jeffrey D. Ullman)曾经强烈要求公司收购一家Linux操作系统公司。因为乌尔曼认为,Google此举可以在一个自己掌控的操作平台上,融合搜索与软件开发的优势。而令人产生遐想的是,Google现任CEO施密特的老东家Novell如今就是一家Linux软件公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