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睡懒觉”这类的小问题,还要问为什么活着这样的大问题。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社会不公平?为什么穷人那么多?为什么穷人穷、富人富?为什么总有人贪污?为什么微软能成功?为什么韦尔奇是世界第一CEO?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那么难?为什么他能成功我不能?……这个“为什么”,真是有无穷的乐趣。
“为什么”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还能激发我们学习的乐趣,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我愿意一直问下去,让“为什么”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
现在不禁想问:涂老师,为什么您要要求我们把这六千字的文字一气呵成呢?为什么你非要六千不可呢?为什么你非要限制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不可呢?为什么你又要给我们第二次机会呢?……
[2007年4月21日,1:10时]
文开手记
一年半后,在讨论书稿的闲余,仕玉迁跟我们交代了他和廖鑫之间“不得不说”的两种关系。
第一种:对手。当初竞选宣委的时候,玉迁信心十足,不料最后遭遇“名不见经传”的廖鑫,以两票优势令玉迁很不服气地败落。但是后来,廖鑫领导的宣委班子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让玉迁打心里认服。
第二种:伙伴。开心课堂结业演出只有一周的时间准备,玉迁和廖鑫担当了编剧的重任。当时玉迁还要为校报连夜奋战,廖鑫则为编剧全力以赴。剧本完成后,无论多忙多累,他们坚持参加演出排练,及时提出修改方案,其中令人捧腹的“隔墙对白”就是现场的灵感。
今天,他们又分别为这本书稿付出了努力。
世事就是这么变化,最强劲的对手,也可能是将来最有力的合作伙伴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