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糟糕天气下的营销(1)

挑战百万年薪 作者:刘波涛


这是我和冯茵茵、杨敏之第一次搭档。她们俩的风格完全不同,一个喜欢解决问题,一个喜欢提出问题,在选购服装的时候这一对比尤其强烈。

比如我打算选择白色T恤作为产品,她们都表示反对,但两个人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冯茵茵会说:“白色会比较单一,年轻人可能会喜欢有色彩的T恤,他们是我们的主要销售对象。”而杨敏之则会问:“为什么你要选白色的呢?”如果我说:“白色更大众化,适合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的人。”杨敏之会跟着问:“我们销售一定要老少咸宜吗?……”

这的确是不太让人舒服的提问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人们希望持异见者不仅仅是一个质疑者。最好的提问方式是给出答案,而不是只问为什么。杨敏之的这种提问方式,几乎出现在每一次决策中。

在一个小时的采购中,我刻意与她保持良好的沟通,但也许是她天生的独行侠性格使然,她逐渐游离在我和冯茵茵之外,最终演变成单独行动。从她的表情来看,她似乎更喜欢这种情况。

对于这样性格的组员,如何与之打交道?在与杨敏之接触的过程中,冯茵茵摸索出了一个方法,譬如:她从不问诸如“你觉得这个颜色怎么样”的问题,而是设定范围、有条件地询问“这两种颜色你更喜欢哪一种”等问题。这无疑是聪明的做法。

采购完最后一批服装走出门外,天空已是乌云密布,看样子暴风雨即将来临。我看了看手表,刚好十一点,如果坐地铁,到达潮流站恐怕已经中午了。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采购上,真正的销售时间只剩下半天了。”杨敏之用一贯的提问者口吻问:“还来不来得及摆摊?”

“刚刚和李克群通了个电话,他已经布置好场地了,而且找到了一些免费的模特架。”我回答道,“我们恐怕得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潮流站,尽量能够在下雨前开张。”我前一天在网上查过天气预报,报道说今天多云、有阵雨。

转了两趟地铁终于到了广州最繁华的商业摩尔街,这一带集中了天河城、宏城广场和正佳广场三个超大型的购物中心,潮流站与它们仅仅一路之隔。与三大购物中心不同,这里是时尚年轻人的天下,每到周末,这里人潮汹涌,出没着衣着前卫的年轻人。

一出地铁口,暴雨倾盆而落。平日熙熙攘攘的潮流站前门广场显得格外空旷,摆摊的小贩都收了摊点,在某个角落里躲雨,那些见缝插针乱窜的摩托车也不见了踪迹,刚刚支起来的雨棚被风刮得几乎散架。

李克群全身湿透,一筹莫展地站在一家肯德基的门前。第一次当组长,生意尚未正式开张就遭遇天气‘杀手’,是该坐等天晴,还是另外寻找办法?两难的选择又一次摆在了他面前。

我放下沉重的包裹,走到他身前说:“我们现在考虑的恐怕不是赢,而是怎么样消化库存。我们的对手也一定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谁消化的存货多,谁就会胜。”这是我在雪茄经营过程中的切身经历,每到销售淡季的时候,我必须为大量的存货找到买家,否则便会积压资金导致亏损。

“你的意见是调整之前的价格,低价抛售?”李克群有些疑惑地问。

我指了指不远处的几家时装店,店面门口“全场清货、二折抛售”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现在是秋冬换季的时间,很多店都会趁机打折。新货要上架就一定会产生库存,因此,消化库存、迅速变现是第一要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