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 了解大卖场的品类管理(2)

大卖场商品管理实务手册 作者:黄静


1.品类的定义

按照美国食品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类是易于区分、能够管理的一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在满足自身需要时,认为该组产品或服务是相关的和/或可以相互代替的。

2.品类管理的概念

品类管理是零售商和供应商把经营的商品分成不同类别,并把每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管理活动。它通过强调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企业的运营绩效。

3.品类管理的要点

(1)品类管理是一个过程,它为完成ECR的诸多工作提供了一套方法,并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2)品类管理是由一些截然不同的零售商、供应商及支持因素组成的,因此管理的过程不应由某一方单独完成。

(3)品类管理的结果既能提高经营效果(例如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价值,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经营成果得到提高),又能够改进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4)取得这些成果的基本条件是把握消费需求,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5)企业要获得成功,还取决于能否针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复杂需求,来开展产品和服务的营销,这个机会并不是品类管理的核心。

实践证明,以商品的品类管理为基础,直接把采购和销售活动结合起来,与供应商联手共同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和商品供应方案,将“利大于弊”。未来的趋势是:零售商与供应商共享经营目标,而且聚焦在消费者上;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由对抗或矛盾变为“合作”或“配合”。

4.品类管理综述

品类管理包括六个互相作用的要素,其中两个(品类策略和业务流程)为“基本要素”,其余的四个(品类指标、组织效能、信息技术、伙伴关系)则为“保障性要素”。这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3所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