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业务流程
品类设定:设定的目的是确定构成品类及其各组成部分的产品。
品类角色:根据对消费者、零售商、供应商和市场的跨品类分析,设定品类的角色(目标),如表1-2所示。
品类评估:根据消费者、零售商、供应商和市场信息对品类(商品大组)、商品小组、商品群、品牌和单品进行分析的过程。
品类指标:为品类经营目标(如消费者、市场份额、销售、利润、自有品牌、产品供应等)或增长比率设定定性和定量的品类考核指标。
品类经营策略:制定品类的市场营销(如强化集客力、提高交易量、增加现金流量、利润贡献、强化企业形象、市场维护、创造购买欲等)、产品供应(如货源组织、配送、订送、收货、库存、结算等)和店内服务策略。
品类营销技巧:确立有效的品种组合、价格、货架陈列、促销和产品供应技巧,保证零售商和供应商实现品类角色、策略和指标。
计划实施:制定和实施书面的经营计划,以实现双方的品类角色、策略、技巧和指标。
品类检查:对整个计划的预期结果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对品类指标体系的对照检查,使业务流程具有可操作性,成为日常决策的主要手段。
表1-2 品类角色的特点
品 类 品类角色的特点
目标性品类 ① 成为向目标顾客提供该品类产品的“首选”企业
② 不断向目标顾客提供超值服务
③ 带动零售商所有品类的销售、市场份额、消费者满意度、服务水平,改善营运成本的管理
④ 为连接零售商及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服务
⑤ 带动零售商的员工、系统和技术开发,实现企业的经营任务、目标和战略
常规性品类(优先品类) ① 成为目标顾客购买该品类商品的“优先”选择对象
② 帮助确立目标顾客对零售商的印象
③ 向目标顾客提供持续不断的、有竞争性的商品
④ 保证经营指标的总体平衡
⑤ 成为连接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纽带
⑥ 在创造利润、现金流量和投资回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偶然性/季节性品类 ① 成为向目标顾客提供该品类商品的“主要”供应者
② 帮助深化零售商在目标顾客中的形象
③ 向目标顾客提供经常性的、具有竞争性的商品
④ 在实现利润、现金流量和资产回报方面属于次要
便利性品类 ① 强化零售商在目标顾客中“一次购足”的印象
② 向目标顾客提供满意的、持续的价值
③ 在创造利润和提高实际贡献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