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2 卖场如何提升商品毛利额(2)

大卖场商品管理实务手册 作者:黄静


例1-2与例1-1不同之处在于:A类商品的毛利率调低了1%(成为5%),而B类、C类及D类调高了,结果大分类综合毛利率都是10%。如果我们继续把A类商品的毛利率再下调,则

例1-3:

分类 销售额(A) 毛利率设定 毛利率(B) 毛利率贡献值

(A×B=C) 毛利额贡献度

A类 50% 大分类指标的40% 4.0% 2.0% 20%

B类 30% 大分类指标的120% 12.0% 3.6% 36%

C类 20% 大分类指标的220% 22.0% 4.4% 44%

D类 0% 大分类指标的220% 22.0% 0% 0%

总计 100% 大分类毛利率指标 10.0% 10.0% 100%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A、B、C类商品的毛利率审定是一门大学问。A类商品销量大,买的人多,因此顾客对它们的价格较为敏感,需要一个星期市调一次,毛利率的控制应该在大分类指标的40%~60%左右;B类商品的销量居次,敏感度相对较低,可以2~4周市调一次,毛利率可以稍高于大分类指标,在100%~120%左右;而C类商品的销售量小,价格不具备敏感性,可比性较低,可以6~10周市调一次,毛利率可以定在大分类指标的200%~220%。

但是,把A类商品的毛利率定在大分类指标的40%~60%只是一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并不是死的。如果我们在采购时,进货价格有特别优势,市调时也发现存在利润空间,此时我们就必须打破以上的原则,定出比较高的毛利率。只要保证我们的价格比目标竞争对手还便宜即可,至于应该便宜多少,并没有定论。不过,我们可以做个实验:

(1)把售价略微调高(1%~2%),观察1~2周,若日均销量没有明显变化,表示我们可调高价格;若日均销量下跌20%以上,表示顾客无法接受调高后的价格。

(2)调低价格(1%~2%),若1~2周后日均销量没有变化,表示我们还可调回原价;若日均销量增长20%以上,表示原来的价格是高了一点,顾客预期更低的价格。此时我们必须调低价格,并请供应商降价,以确保利润。

3.商品差异法

A类商品每家零售商的品种及价格都差不多,但B类及C类商品则差异性较大,采购人员可以从B、C类商品与竞争对手在品牌、规格、口味、款式、颜色、材质等变数上的差异来获取较高的毛利额。

4.毛利率监控法

(1)地区公司采购部

每日印出前一营业日毛利率低于3%和大于25%的商品清单(按采购类别),采购总监每日晨会召集采购主管开会,由他们说明原因,并拟出毛利调整计划,包括与供应商进行二次谈判,降低进价,市调后调整售价等。至于毛利率大于25%的商品,如果属于竞争对手也卖的商品,应考虑在市调后降低价格,毕竟毛利太高的商品容易被竞争对手跟价,但如果降价后销量增加了,毛利额反而会增加。另外,对“惊爆商品”也要控制其毛利率在2%~8%,“超平价商品”的毛利率则要控制在5%~1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