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术奥运”引入中国
将国际顶尖的学术会议带到中国——就好像让奥林匹克体育盛会在北京举行那样重要且意义非凡。科学探索,尤其是基础研究,从某种意义上看并非大众关注的热点;学术会议永远不会产生奥运般的经济价值——但我认为它们更加重要。试想一下,当蜚声世界的大师、巨匠们云集华夏,将给中国的年轻学子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将给中国的学术风气带来怎样的影响?将给中国高科技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反过来说,繁荣的中国、开放的中国、积极进取的中国又将给这些科学家留下怎样的印象?他们当中会不会有人自此与国内同行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国内学术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更多顶级会议在北京、在中国召开——例如,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以及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互联网大会(WWW)。我们也正在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及国内高校协商,希望能够促成更多像这样顶尖的国际学术盛会在中国举办。
回想起多年前参观西安大雁塔的情景——那时导游介绍说,大唐永徽三年,赴天竺取经的玄奘法师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理想是共同的——玄奘法师历经万苦千辛求取真经,我们也希望延请国外高手来华传道。我大胆地预言,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科研发展速度,不出多久,便会有越来越多西方人来华学习——20年后,北京会如盛唐之长安,成为全球经济、信息科技的心脏。
作者介绍:
沈向洋,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负责微软公司全球搜索产品的开发工作。在此之前, 沈向洋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微软研究院互联网服务研究中心负责人等职。沈向洋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科学家,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院士。他于1996年加入微软雷德蒙研究院担任研究员,之后,回到中国参与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沈向洋13岁进入南京工学院,之后相继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及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6月21日,沈向洋远赴世界屋脊拉萨,高举第78棒祥云火炬,完成了一次终身难忘的奥运火炬接力。
技术篇
在MSRA的办公区墙上,贴着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这句话诠释了MSRA这10年来成就的动力源泉——用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
——摘自余鹏《让语言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