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节:歌曲大搜索之哼哼也可以(2)

揭秘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的梦工场 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


为了寻求哼唱搜索手机铃声的可行性,我们同相关的同事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我们觉得哼唱搜索和手机铃声下载将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首先,手机铃声的下载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有资料显示2005年全球手机铃声业务达到令人惊讶的50亿美元。

第二,手机作为一个便携式手提设备,用键盘输入文本并不太方便。但是,声音对手机来说却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输入方式,因为手机本身便是用来做声音交流的。哼唱是声音的一种。

第三,手机铃声通常有多个版本以便用于不同的手机型号,而MIDI版本的手机铃声是最基本的。这样,只要将MIDI同其他格式关联起来,旋律提取便不再是个问题。

第四,通过手机下载手机铃声是个一步式的解决方案。不再需要通过电脑等中介系统。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这个应用场景下,直接使用我们以前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在以前系统中,哼唱是通过麦克风录制的,质量比较好。在现在的应用场景下,我们需要用手机录制。同时,我们必须还要考虑到录制时引入的背景噪声(用户可能在大街上使用这个系统),还有由于无线传输而可能引起的信号畸变。

第二,我们将要面对一个大的多的数据库(通常手机铃声库可能包含1-10万首铃声)。这就要求我们更进一步的提高搜索精度和速度。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信息,优化旋律模型和节奏模型。同时需要建立一个更大的开发集和测试集,来优化参数选择和性能评价。

当时,由于媒体计算组的重组,我加入了语音组继续从事音频分析和检索的工作。语音组研究项目负责人Frank Seide和语音组带头人宋謌平博士也非常支持这个项目。于是我们就立即开始了分工合作,来搭建一个端到端(end-to-end)的系统原型。其中,我和一个实习生翁锐浩主要负责哼唱搜索算法的改进,其他几位同事,包括STC的欧佳凡和WLMC的王晓兵,负责搭建搜索平台。

重拾哼唱搜索

晓兵和佳凡的工作卓有成效,他们同中国移动的高阳公司合作,很快就搭建了一个系统平台,并申请了一个临时声讯服务号码(当时是125905988)。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采集真实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拨打服务号码,系统会记录下每一条哼唱记录。我记得当时我们有一部手机专门用来做数据采集。我们邀请了很多同事和实习生,把手机交给他们,让他们留下自己“美妙”的哼哼声。对于哼唱环境、哼唱方式、哼唱歌曲,我们都没有加以限制,以期得到符合用户习惯的最真实的数据。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

有了真实的数据,我们就着手算法的改进了。算法的改进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哼唱的旋律提取,我们考虑了不同的背景噪声和信号畸变,提出了更精确的方法来检测和分割每一个音符;二是匹配模型的改进,我们使用了隐马尔科夫模型 来作旋律匹配,明确考虑了哼唱和数据库音乐之间的音符对齐问题,将它更有效地集成到了改进的旋律模型、节奏模型和匹配时的容错模型中。我们还提出了一个更加系统化的匹配过程。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终于开发出了一个更高性能的算法。测试显示,第一位歌曲的正确率 (top 1 accuracy) 达到了82%,在前五位中找到的比率更是接近90%。我们也搭建了一个在线服务原型:你可以使用你的手机,拨打一个服务号码,根据提示音哼唱一段旋律,你就能得到你要找的手机铃声。这也是业界第一个哼唱搜索手机铃声的系统。为了能在中国市场运作,我们还将此技术转让给了位于上海的美斯恩有限公司。

我们还把这个技术展示在微软一年一度的技术节上(TechFest)上, 得到了非常不错的反响。比尔?盖茨也过来看了我们的演示。我也第一次获得了与比尔?盖茨面对面的机会。后来有在微软总部雷德蒙工作的同事对我说:“你的演示很成功啊,很多同事回来后还在讨论呢。”

结束语

哼唱搜索,只是我所经历的众多项目中的一个。之所以讲讲它的故事,不仅是因为它是我第一个独立项目,而且它也让我懂得,做一个项目,不只是仅仅做一个实验室算法,而是要系统地综合地考虑其应用场景甚至商业模型,考虑真实使用环境并使用大数量多样化的真实数据。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使你的技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才有机会让用户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

我想,无论工业界的研究员,还是高等院校里的学生,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重新审视一下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作者介绍:

芦烈,2000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为语音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音频、音乐的内容分析和检索。他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过50多篇论文,拥有近20项专利;曾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担任技术委员会成员。他于2000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学位,现兼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寥有所好,溺于技术而疏于艺术。好音乐而做音乐分析,却常因没有音乐细胞而心有戚戚。 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被广泛应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