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电荒”下的“红色热浪”(2)

最牛投资客 作者:周德文


促使温州资本流入电力事业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一部分资金从楼市撤出,在“电荒”的形势下,人们开始投资中小水电站。

从2001年开始,炒楼就是温州人的一大“饭碗”,但这个领域的风险其实是很大的。且不说国家政策反复调整,就是到2011年的今天,房价依旧居高不下,这让一部分温州老板有些胆怯,很担心现在投资楼市成了“买高”,搞不好将来会赔本。既然电力资源是国家必不可缺的能源,与其心惊胆战地守着楼市,不如转而投资电力事业。就这样,一部分原本属于楼市的资金,流入了电力事业。

看到之前那些投资上亿元的温州电老板,有些人可能会怀疑,温州人各个都那么有钱吗?怎么可能在电力事业投入这么大的资金?从楼市撤出的资本恐怕远远不够。

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一个小型水电站的投资,不过几十万,善于抱团合作的温州人,投资一个小水电站还是没问题的。况且,也有人肯为温州人提供便利。

2004年,温州文成县东溪水利发电站公开向社会上募集3900万元股份,不到两天,热情的温州市民就将这3900万元股份抢购一空。

在温州人看来,这项投资是非常划算的:一股才1万元,手头有几万十几万元的人,很容易就能买到几股十几股,又不用花太多的钱,所以大家也都乐意买。更重要的是,手头有几万十几万元的,又做不成大事,存在银行里,也不会有太多的回报。用来炒楼,风险又太大。而投资水电站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电力是工业的“血液”,国家发展经济,不可能离开电力。他们这项投资,是稳赚不赔的。以他们这次购买发电站的股份为例,只需投资10万元买十股,一年就有差不多1万元的利润,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本次最大的民间购股者,一口气投资300万元,买了300股,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一年后他至少能获利30万元,这也算一笔不小的利润了。

表面上看,从2003年到现在,温州人对电力的投资还没有显着成效。2010年春,中国西南地区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旱,温州人的水电事业遭到致命打击;而在四川,也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这些都是那些致力于水电事业的温州电老板事先没有想到的。

尽管如此,只要国家政策没有发生突变,温州人对水电事业的激情就不会消失。电荒,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确定的社会现象。即使在煤炭大省山西,冬季的时候,仍然会面临缺电的威胁。如2010年11月25日19时,贵为山西省省会的太原,一片漆黑,许多路段的路灯不得不隔一盏开一盏,饱受着电荒的折磨。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保证发电正常,基本靠煤炭资源和水力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在全国范围内尚无法普及,能改善电荒的,只有煤炭和水力。

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煤炭的价格越来越高,利用煤炭来发电,显然越来越不划算。在2006年之前,火电厂至少还可以跟小煤窑协商,获得电力。但随着山西省对煤炭资源的整顿,随着大量温州资本从煤炭事业的撤出,现在,火电厂已经无法找到小煤窑提供电力了,这让山西这样一个产煤大省,活生生地自断了“电路”。

在煤炭事业与电力市场存在断裂的情况下,水电站作为供电的“大企业”,只要老天能提供充沛的雨水量,其未来形势一定是不错的。因此,虽然我国西南一带的温州电老板至今仍然没有发大财的迹象,但熬过这段时间,未来的形势一定一片大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