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2)

跨文化管理 作者:陈晓萍


客观环境关系的理解。强调天灾的人认为地震是天意,不由人控制,因此失去一些人的生命很正常,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持人祸理论的人则认为造成地震的原因就与人类本身的行为有关,比如有人提出建设三峡大坝与地震之间有直接关系,而大部分中小学生的死亡更与校舍的豆腐渣工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如果人类的行为得当,一些灾难都可以被避免。从对汶川地震人员伤亡的归因上,就是生活在同一中华文化之下的中国人,也可以看见个体之间的归因差异。因此,文化差异在微观层面也可以通过个体差异来表现。

同样,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也很不相同。

中国人把个体看成是群体的一员,个人离开群体很难生存。个人不应有与他人不太相同的特征,应该尽量合群,左右逢源。一个人如果个性太突出,太与众不同,就可能遭排斥,而变得格格不入。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则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集体的利益,应该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应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长期以来中国宣传的英雄人物几乎都是或多或少具有这些品质的。而美国文化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人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与众不同,都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否则上帝没有造你的必要。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或者说是先对自己负责再对别人负责。比如在飞机上,当有意外要发生的时候,指导语写的是:“先救自己,再救别人。”而不是不顾自己,“救‘同志们’要紧”。另外,他们强调人的独立性,而证明独立性的重要一点就是成年之后离开父母生活,自己打天下。所以,美国青年18岁就离家生活,即使自己的学校或工作地点离父母家很近,也一定会自己另找房子,独立生活。从另一方面来说,父母即使再不愿意,也不得不将孩子送出家门,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再看看在中国,许多青年成人后依然与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直到结婚才搬出去住,觉得很自然,本人也好,父母也好,社会也好,都认为理所当然。

第四,人的活动取向是指一个文化中的个体是否倾向于不断行动。

比如,美国社会是一个相当强调行动的社会,人必须不断地做事,不断地处在动之中才有意义,才创造价值。更有甚者,不仅要动,而且要快。美国有一本管理杂志题名《快速公司》(FastCompany)反映的就是这种价值观。而美国人创造的快餐食品,速递公司,也都是行动导向文化的产物。虽然美国的这种行动文化已越来越成为商业社会的重要特点,但在许多亚洲社会里,静态取向,安然耐心仍然被视为美德之一,而非无所事事的表现。有时候,甚至提倡“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强调无为而治。所以,当美国人发现问题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立即找出解决方法,然后实施;而东方人有时会选择静观,什么也不做,让时间和外界环境自然成熟,再抓时机去把问题解决掉。而这样的智慧则很难被美国人接受。

人在关于空间的理念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也非常显著。

中国人倾向于把空间看成公共的东西,没有太多隐私可言;而美国人、德国人却倾向于把空间看成是个人的私密之处,他人不能轻易走近。中国家庭中的房间常常没有单独的门锁,家里任何人都可随意进出,包括父母的房间,孩子的房间更不用说了。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无需敲门,有的父母甚至擅自拆读子女的信件、翻阅子女的日记而不以为然。美国家庭的房子每一个睡房都有门锁,有的孩子还在门上贴上一个大大的“停”(STOP)交通管理标志,以幽默的方式提醒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在德国,办公室的门都是紧紧关着,居民区的房屋更是大门紧闭,窗户严实,连窗帘都一丝不苟地拉下。相反,日本人的工作空间是公共的,他们设计的办公室巨大,办公桌之间并无隔板,每一个人都能看见另一个人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