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思考城市现今的问题时,仍有特殊的原因要从创意、创新,或缺乏这两项要素的层面着手。如今世界各地许多城市都面临转型期,而这主要是由于第二轮的全球化浪潮使然。这些转型依各区的状况而异,像在亚洲等部分地区,城市正在成长,另外在诸如欧洲等地区,旧产业在消失,而创造城市的附加价值,更多是靠应用在产品、流程与服务上的智能资本,而较少是靠制造的产品。
典范转移
《创意城市》概述城市各层面的主要改变。整体而言,这些改变代表了三十年前的典型城市蜕变为今日城市的典范转移。在这种状况下,旧对策并不管用。在一种心态下,或许看似无解的问题,从另一种心态来看,却可能得以迎刃而解。而本书概述的新思维与成套的观念工具,旨在协助读者彻底思考这些困境。
我们所举的例子仅在说明一个要点:《创意城市》无意成为城市发展的策略大全,而旨在为城市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其中许多案例来自我个人在欧洲工作的经验,其余则来自既有事实。尽管我是从全球观点来阐述城市动能的,但《创意城市》却是从欧洲角度来写的,这并非由于欧洲城市较富创意,而是由于我比较了解它们。我知道中国、印度、非洲和南非古往今来有很多伟大的创意城市,然而却因深受自身欧洲文化背景的影响,并且我本来就对反映欧洲都市生活的“好城市”了然于胸,因此采用了欧洲的视角。它涵盖的概念有:市中心举足轻重,因为那是全市的中立聚会场所;借由加强互动、联系、贸易与城市声音,可使这个共享空间增添都市的财富;城市生活本身令人感受到,它有种超越个人的自我延续特质;还有融合、多元化与文化创造潜能的概念。
这些观点中有一部分是全球性的共识,其他则可能未必。然而,这些概念、原则、分析城市问题的方式,任何人都能加以使用,并应该适用于任何地方。这套工具试图让市民、政策制定者与决策者具备能力,以把握可能只在城市才有的机会。一旦你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创意潜能,但在许多城市里,它却遭受阻碍。令人意外的是,对于激发创意与创新的必要条件人们所知甚少。如对硅谷、洛杉矶、巴塞罗那、第三意大利①的艾密利亚-罗马涅(Emilia Romagna)附近,以及对东京或班加罗尔(Bangalore)周遭因创意、新商业与服务发展出的世界驰名的先进科技聚居地等,曾发挥帮助的正式与非正式结构,几乎都不为人所知。《创意城市》将试图探究创意的潜在动能,而借由这么做,可以彰显我们有超越“创意专属于艺术家”,还有“创新主要为技术性”等概念的必要;无论创意、创新都有社会与政治的层面。
城市问题的创造性对策
置身创意核心的,是具备某些特质的创意人才与组织;当这一切汇集时,就会营造出创意氛围。《创意城市》寻求的是如何催生这类氛围,继而使城市变成创新枢纽。它评估新行业与银行如何启动,以及诸如提供贫民银行服务的芝加哥南岸银行(South Shore Bank)等组织的准则。我探讨了在城市发展上如何运用环保策略,例如德国鲁尔(Ruhr)埃姆舍尔公园(Emscher Park)所采用的那些方法,究竟是如何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