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要说的到底是什么?”

倾听让关系更美好 作者:(美)麦克.p.尼克斯


“讯息”就是说话者所说的观点,但是“讯息”并不一定是指一个人所要表达的。

有一家四口应邀去父亲朋友的湖边小屋度周末,正值青春期的女儿问她可否带她的朋友一道去,她的父亲说:“我不认为我们应邀去吃晚餐,应该带额外的客人去。”女儿看起来好像觉得受伤了,但是她的妈妈接着道:“你怎么这么笨!他们才不介意有额外的客人呢!”做父亲的发火了,不再说话,沉浸在他自己的情绪里:他认为太太老是偏袒孩子,从来就没听他说话。

问题很平常:那个讯息并不是那个人真正想说的。我们学会的一种“礼貌”、不“自私”的方式是不直接说出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不说“我想……”而是说“我们应该 ……”或“你想要……吗?”我们开车去旅行,觉得肚子饿了,我们说:“天色好晚了 ……”(我的成长过程中学会的是客人不应该麻烦主人,如果到某人家去,想要喝水,你不能开口要水喝,你只能看起来很渴的样子。如果他们真的要给你喝什么,你就有礼貌地拒绝;只有在他们坚持说“没关系”的时候,才可以接受。一个真正的好孩子会一直等到别人至少问了两次之后,才会接过水来。)

因为这种“不直接”的传统是那么普遍,所以它并不会常制造问题。当房间中另一个人问:“你觉得冷吗?”你通常会明白他的意思是:“我好冷,我们可不可以把暖气开大一点?”如果有很强烈的感受牵涉在内时,这种“间接”方式就会引起问题。在我们前面的例子中,父亲不要女儿带朋友一道去度假,也许他太太是对的,主人并不在乎多一个人来,但是这位父亲的确“介意”,也许他要女儿仍然是家中的一员,而不要她像她的朋友那般独立;也许他是希望她能参与成人间的对话,而不是老跟她同龄的朋友一道。他也发现谈论孩子做什么比谈他自己做什么要容易得多了。间接沟通的问题在于:总是有太多的“可能”“也许”。

当我们彼此的需要互相冲突时,我们也许会(错误或正确地)认定别人不想听我们所想的是什么,因为我们不同意他们的想法。由于“不直接”所造成的误解这么多,当然就造成更多的伤害。夫妇之间不能接受对方对于是否搬去另一个城市的意见与自己不同,只是因为他们不能决定,到底去留何者对孩子较好。当别人与我们争论时,我们会觉得对方在否认我们的感受,也许是因为我们分不清感觉与事实的差别在哪里。我们不说:“我不要她带朋友来。”这位父亲试图遮掩自己的动机,而用“应该”来支持他的观点。当他太太驳斥他所说的而不是他想说的,他就觉得被拒绝了。

如同每位听者,他用“别人所说的”来评估别人的动机,却要别人以他“想说的”来评估他。作为一个说者,我们希望被听见,但也不单只是听到而已,我们想要别人了解我们认为自己说出来的,或我们想说的话。当我们坚持我们说的是一回事,别人听到的是另外一回事时,同样的困境就出现了,我们不说:“我想要说的是……”我们仍然坚持:“我说过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