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场纷繁复杂,确实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难题”。我们关心的问题在于,决定油价波动的市场因素以及非市场因素是什么,油价波动的微观和宏观机制是什么;油价波动的背后究竟涉及到怎样的权力斗争以及权力在石油市场上的表现。
本书试图建立一个“自然资源 市场 权力”的分析框架,我们的思路是,石油不仅仅是一种大宗商品,而且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实质上是石油利益的重新分配。石油利益分配的实现既依赖于本国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又依赖于国际石油市场供给、需求和石油领域一系列国际机制。依靠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我们发现,在大量经济学文献当中作为突发事件的诸如石油危机、俄乌天然气之争以及关于石油价格预测错误的解释等,都可以当作我们这一分析框架的常态事件。我们认为,这些非市场因素是一个常态的存在,而不是如有关经济学文献里面所认为的是突发的、不可持续的。
我们以“自然资源 市场 权力”框架和改进后的多重均衡模型为基础,从市场和权力、微观与宏观的二元视角入手,以石油价格及其影响要素为研究对象,对油价波动的规律性特别是其周期性作出解释。
由于油价中除成本外,包含“经济租金”,因此石油的政治和经济双重属性,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油价波动既反映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结构,也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权力结构。历史也证明,世界能源格局一直处于波动和演进之中,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油价长期趋势的不确定性。权力介入市场进一步放大了供求双方的矛盾,扩大了石油“风险溢价”的区间,引发石油危机和能源恐慌,甚至最终以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们将对油价波动的历史轨迹进行总结和描述。目前,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几个基本规律。
第一,石油公司主导市场结构,油价总体比较平稳。
第二,1971年以后,国际油价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第三,石油市场的主导权从石油公司转移到产油国和消费国后,油价波动剧烈,表明国家“权力”的介入增加市场波动和风险。
第四,二战以后,石油市场实际上经历了四次大的油价波动周期。一是1945 1981年的低油价-高油价周期。二是1981 1997年的高油价-低油价周期。三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的低油价-高油价周期。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们就认为,尽管判断高油价周期的拐点有一定困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定也存在一个高油价-低油价周期。四是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油价-低油价周期。
金融市场与油价波动的关系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新千年以来,石油市场也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国际油价从15美元翻倍至30美元左右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从30美元左右翻倍至60美元左右用了三年多时间,随后在60、70美元的区间高位震荡了一年多,并在2006年7月达到78.4美元(美原油连CONC盘中价)的高位后下行半年。2007年1月以来,原油价格重拾升势,从50多美元一鼓作气几乎达到150美元的水平,其涨幅达到了200%。然而,就在“涨声”一片当中,油价在2008年7月11日创下147美元的历史新高之后止步于这一历史高点,没有再创新高,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下跌至32美元,跌幅达到70%以上,创下了历史上罕见的暴跌。而国际能源机构(IEA)在2008年11月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一旦全球经济复苏,油价又将反弹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并在2030年超过200美元。
传统上,经济学家看到石油具备所有商品价格波动的共性,着力从供求两个方面来刻画其波动特征,但这种方法有其明显的缺陷。我们无法用供求框架来解释这场石油大牛市和原油价格的阶段性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