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这个协议在迈克尔(Michael)任美国财长期间,又从沙特拓展到了整个中东地区。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对以色列表示强烈支持,导致一些阿拉伯原油出口国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原油禁运。此前石油输出国已经下定决心要提高油价,战争的爆发给他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10月16日,欧佩克的六个海湾成员国单方面把油价提高了70%,沙特基准原油标价从每桶3.01美元提高到每桶5.12美元。这一决定对欧佩克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收回了油价的决定权。
1973年10月18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也召开会议,决定用石油减产作为武器,支持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的战争,宣布每月削减5%的产油量,直到以色列撤离1967年战争中攻占的领土,并同意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权利。
当时,阿拉伯国家原油日产量减少了500万桶,但由于其他国家将日产量增加了100万桶,原油日产量净下降400万桶。1973年10 12月,全球石油供给下降了7%;1974年3月,比1973年10月的水平还低5%。原油价格由1972年的约为每桶3美元上涨到1974年年末的超过每桶12美元。
1974年初,美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能源会议,制定了“国际能源规划协议”,同年11月,国际能源机构(IEA)成立。IEA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发达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合作,削弱欧佩克的谈判能力。1974 1978年,世界原油价格基本保持在每桶12.21~13.55美元。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价格甚至呈现小幅下跌。
1978年11月,伊朗发生了推翻巴列维国王的革命。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这两大政治事件把第二次石油危机分成了两个阶段。由于西方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普遍经历了恐慌心理,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第一阶段,各石油消费国已经发生了在现货市场争抢石油的“大战”。伊朗和伊拉克发生的事件放大了这一恐慌,并导致了又一轮油价的上涨。
两伊战争的爆发使刚刚平静的国际石油市场再度陷入恐慌,其直接原因是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生产能力受到损害。在战争爆发初期,伊朗的石油出口迅速下降到100万桶/日,到1980年第四季度石油出口就完全停止了。伊拉克的石油产出也随之下降,从战前的350万桶/日降至1980年底的50万桶/日。1980年秋,现货市场原油价格急剧上涨,从战前的每桶31美元上涨到12月上旬的每桶40美元。但IEA成员国的有效合作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年底原油价格降到每桶35.5美元,然后一路下跌。到1981年7月,原油价格仅比战前高出5个百分点,而且这一价格水平继续保持了下去。
3.3.3 高油价到低油价(1981 1997)
1981年石油危机结束以后,国际油价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下跌态势。虽然名义价格仍然不时出现剧烈波动,但是国际石油市场没有再出现供给短缺的现象,即便期间发生了海湾危机,也只是造成石油的即时价格上涨,并没有超过石油危机时期的实际价格,也没有超过石油消费国的承受能力。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联合国随即宣布对伊拉克及科威特石油出口实行全面禁运。国际市场的原油供给每天减少470万桶,占全球总需求的7%左右,这一比例已经达到IEA设定的严重短缺标准。之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三个月内从每桶14美元突破至每桶40美元(1990年10月9日)。但供给的短缺很快被OPEC国家增加的产量弥补,油